婴幼儿时期的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听力损失及后遗症,影响语言学习,从而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耳鼻喉科医生及听力学家和家长的重视。而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儿童因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而需手术治疗[1]。由于儿童上气道相对狭窄、咳嗽反射较差、配合欠佳等原因使儿童在腺样体手术后容易出现鼻分泌物和手术创面的渗血堵塞咽腔,甚至误吸入肺,从而造成呼吸道梗阻[2]。因此,儿童腺样体全麻术后苏醒过程中,护士如何做好气道管理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2010年1月~2010年3月,我院共完成全麻下腺样体手术70例,现就手术后麻醉苏醒过程中如何做好气道管理护理谈谈作者的临床体会。
1 临床资料
小儿腺样体肥大病例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有打鼾症状, 均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其中12例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20例呈腺样体面容, 45例伴有扁桃体肥大行腺样体切除并扁桃体切除。全麻插管,用开口器将口腔充分显露,细胶管经鼻入从口腔引出,两端收紧系于开口器上,将软腭拉起后经口腔置入鼻内镜与切割器,彻底切除腺样体创面充分止血后结束手术。
2 麻醉苏醒过程中与苏醒后气道的护理要点
2.1 器械、药品准备气管插管拔除之前,准备好吸痰管、口咽通气管和面罩,并检查所有设备都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备地塞米松针和山莨菪碱针用以防治气道痉挛和水肿[3]。
2.2 拔管前的气道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前,首先用吸痰管分别经鼻、经口及经麻醉插管吸引分泌物,间隔5min后再次吸引鼻腔和口腔内分泌物,观察两次分泌物的性质和量的变化。如两次分泌物均为血性,尤其是第二次仍吸引出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时,说明手术创面有活动性出血,需通知手术医师进行相应的止血处理。鼻、口、咽及气管内分泌物处理完毕,患儿恢复自主呼吸脱离呼吸机后,此时应协助麻醉师观察患儿脱机状态下的呼吸节律、胸廓起伏情况和血氧饱和度。待患儿各观察指标正常及对唤醒有比较敏感的反应后再预备做麻醉管拔除后的气道护理。
2.3 拔管后的气道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后,协助麻醉师将面罩连接于呼吸机进行面罩给氧,患儿呼吸平稳,脱离面罩后,随时唤醒患儿,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鼓励患儿用口呼吸和主动咳嗽吐痰,及时清除口、咽腔分泌物。期间同样要协助麻醉师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情况,吸引口咽分泌物并注意性质和量的变化。如出现血性分泌物增多,同样要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做必要的处理,如出现舌根后坠影响呼吸,则置入口咽通气管帮助呼吸,以免出现大量出血和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2.4 回转病房后的气道护理 回转病房后叮嘱家长注意患儿是否口咽有血性分泌物渗出,及时告知医生与护士。患儿可以进食的时候,饮食应进温凉的流食,不能进过热与粗糙食物以免造成创面的损伤与出血。
参考文献
[1]蒋卫红,赵素萍,谢志海,等.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探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 0 0 5, 1 2( 7 ): 4 1 5 -4 1 8.
[2]朴明子,申花淑. 1 6 8例经口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 0 0 6,2 9 ( 4 ): 2 6 0.
[3]钱娟芳.全麻术后早期呼吸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 2 00 8, 7 ( 1 ): 4 3 -4 5.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