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无死亡,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手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治疗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处理的理念,现在更多地应用于日常较严重的创伤救治中[1]。对于这一理念是否也可以应用在非创伤性的严重外科疾病,Finiay在2004年提出了“损伤控制性剖腹术(damage control laparoty),” Freeman等[2]于2005年报道在急性肠系膜缺血的处理也应用“damage control surgery”这一理念,说明在非创伤性疾病中,这一理念也应得到认识、应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处理或是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6例AOSC病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病人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5~78岁,平均58.5岁。16例病人入院时诊断均为胆总管末端结石嵌顿引起的AOSC,入院时病情均较危重。高体温,肝功能异常,其中4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5例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2例合并浅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
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原则,我们在急诊下对16例病人先期实施胆道引流,快速解除梗阻,缓解全身毒血症状。全麻下实施胆囊底切开引流9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7例。全组病人在术中均未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末端取石。手术时间38~70分钟,平均44分钟。16例病人术后经ICU抗炎、补液、维护肝功能等复苏治疗,病情均得缓解,初期手
1.2 结果 16例病人二期手术方法:13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行EST,1例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随访全组病例,手术无死亡,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讨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是采用快捷简单又能迅速控制病情的手术方式,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挽救病人生命作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思想是把外科手术看作复苏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本身的一个终结。在早期的创伤救治中,DCS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① 采用快速临时措施控制出血与污染,随后快速关闭腹腔;② 进行致死三联征的进一步纠正,也称ICU复苏;③ 最后进行有计划的再次确定性手术,对损伤脏器修复。在非创伤性疾病的治疗中,笔者认为,DCS可分为:①采用简单手术措施快速控制病情,缓解疾病本身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②ICU复苏;③最后进行有计划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原发疾病。损伤控制性手术是一种救命术式,其重点是先救命再治病。所以,在非创伤性疾病的治疗中,选择DCS必须重视病人在接受外科手术时的生理状态,首次手术不能存在过度操作, 术式设计或选择必须符合病人当时的生理要求。如果首次手术存在操作过度,术式设计或选择不符合生理要求,外科手术的结果可能是手术操作过程完美,病人生存或生活质量却难以提高,往往手术获得成功,但术后病人死亡。 AOSC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胆道的完全梗阻和胆管内的化脓性感染,腔内压升高,滞留在胆管内的细菌伺机生长繁殖。当胆管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胆管内的脓性胆汁渗至腹腔淋巴管和胸导管,更有甚者,管腔内脓性胆汁和细菌可逆行入肝窦,造成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进一步发展成为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时,病死率高达20%~30%[3]。此时各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促进病人生理机能的更进一步恶化,任何的手术打击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此时若不及时手术,也就不能阻断病情的恶化,病人的情况终究无法得到改善,病死率也会大大提高。所以,此时手术的重点应该是力求简单有效,不能阻断病情的恶化就采取疏导的办法,以缓解胆道感染为其首要目标。此时胆道有效的引流优于结石的处理。我们对16例病人采取了胆囊切开引流或是胆总管切开引流,均未做胆总管末端结石的处理,就是基于快速安全地解除胆道梗阻,以缓解全身毒血症状,节约时间。如果试图采用激进的一次性手术,势必使手术时间延长。因为结石嵌顿造成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和张力增高,胆管壁质地变脆,结石与胆管管壁之间无空隙,因此处理十分困难,如果盲目暴力操作与反复取石易引起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出血,加重胆道感染[4]。长时间手术打击和切口的暴露以及麻醉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也会使病人的生理潜能可能临近或者达到极限,有随时出现死亡的危险。所以,控制性手术选择得好,就可以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DCS是危重病人救治思路的一个大的进步,它更注重病人生理机能的稳定,提高病人对二次打击的能力,早期的简单控制性手术,随后的ICU复苏和有计划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是其核心内容,成功的DCS的实施是整体化治疗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DCS的内涵将会越来越更加丰富,在急诊外科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Schwab CW , Editorial.Introduction damage control at the start of 21st century[J].Injury, 2004,35(3):639-641.
[2]Freeman AJ,Graham JC.Damage control surgery and angiography in cases of acute mesentastic ischemia [J] .Ann Surg,2005,75(3):308-314.
[3]史学森,郝慧箐,侯培珍.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9):936-939.
[4]王坚,张唏文,王昊陆.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5):3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