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生实习工作管理 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541 日期:2025-05-20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生实习习存在的问题与相关解决方法,加强学生临床实习的过程管理。方法 加强临床实习教学改革, 提升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结果 在原有的大课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从实习科室轮转和床边教学入手,在科室考评、教师奖惩、评价体系、教学保障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加强学生实习工作的过程管理,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重视实习过程管理、细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临床实习 管理  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活动将他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独立处理患者和预防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考核医学教育质量,检测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重视实习过程管理、细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发挥三级医院临床教育实践基地功能,是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多年对学生实习工作的安排,谈谈如何加强学生临床实习的过程管理。
  1 完善临床实习生实习管理与考核制度
  完善我院《临床实习管理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带教老师评价标准》等一套完整的见习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实习学生行为,严格执行实习生的请销假制度,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保证临床实习的常规性开展。
  目前各个学院无论在实习大纲还是在实习考核上都有差别,因为要求不同,给带教老师和实习医院的管理上都带来不便。我院综合各院校实习大纲制订考核标准,具体实习考核方法由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及医德医风三部分组成。总成绩构成:理论考试占40%,临床技能考核占30%,医德医风占30%。其中,临床理论考核时采用对实际患者或模拟病例进行问诊、查体、医德医风沟通和病历采集与书写等识别能力进行考核,统一考核评分标准,并将考核成绩与主要课程成绩等同看待,使考核达到临床教学目标要求,另外实习技能考核分别以内科和外科技能操作为考核标准,使实习生在重视书本知识、重视基本理论的同时,主动争取实践操作,自觉训练基本功,掌握临床技能,自觉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生的总成绩以理论考试为主,理论考试由医院教研室统一命题,并且由各教研室负责人监考,安排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四轮考试。通过实行新的实习考核,使学校和医院可以更加及时的发现和纠正问题,也给了实习生一定的压力,督促其更加认真的实习,提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临床见习的积极性,把“要我教”变成“我要教”,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 加强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互动
  学校和实习医院都是为社会培养医疗人才的基地,医院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和医院要密切联系,要取得医院的支持和配合,把实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可以通过互设教学基地,资源共享,合作办学,优先选择毕业生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合作双赢关系。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主动协调,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保证临床实习的顺利开展。医院从临床科室主任、骨干医护人员选拔、奖金分配、教师工作内容、教师惩罚等加以明确,从制度上保证教学在我院的顺利推行; 同时不断加大教学投入, 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从硬件、软件建设入手, 积极支持教学发展。
  3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在学生实习前,我院已协商制定出具体的实习工作方案。医院科教科教学秘书要按照实习生专业的不同,制订出科室轮转表,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好带队教师、实习队长。一般2-3人为一组为宜,避免人数过多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安排组织能力、组织观念强的学生担任实习队长和实习小组长,安排临床经验丰富,有一定带教经验的老师带教,科室轮转实行交叉轮转,保证每一个学生实习期间都轮转到对应的专业科室。
  4 精心挑选带教老师
  各轮转科室配备一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具体负责本科室的实习教学。带教老师是学生实习的引导者、启发者、指导者,[1]临床老师不仅带业务、带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思想、带品德。[2]尽量选拔一些理论知识好、临床经验丰富,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老师担任带教工作。带教老师要提前深入病房,要主动联系主管医师及病人,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不会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创造更多的观摩机会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的机会。要制订出科室实习工作方案,写好实习教案(实习目的、教学内容、步骤、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在学生进入科室之前,带教老师要把实习内容,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地介绍,把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及相关的基础知识交代清楚,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便学生提前作好心理准备。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做到既教书又育人。[3]以自己行医处事的方式来感染学生。    5 做好实习前的宣传教育工作
  实习是医学生离开学校全方位接触临床,是踏入社会工作的过渡阶段,学生感到很鲜新,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性高。但学生普遍认为实习可以缓解因学习紧张造成的压力,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心理准备不足。学校应组织辅导员在班级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让学生了解临床实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强调学校安排实习的不易,应该珍惜和把握实习机会,不要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实习不是放假,更不是好玩,期间更要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为实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安排,加强组织纪律性。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的临床知识,还应注意学习带教老师的行医处事方式,了解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护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6 重视岗前培训,培养勤奋好学精神
  我院科教科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要求实习生做到“六勤”,即腿勤、手勤、脑勤、眼勤、耳勤和口勤。在临床实习中,牢记这“六勤”。并且利用“目标激励法”为学生制定成为合格医生的目标,让学生自订近期和远期目标,促使他们为实现目标勤奋学习,努力进取[4]。同时培养实习生主动学习的态度,鼓励他们多向带教老师请教,而不是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做也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在病房里,要积极热情的多与患者交流,争取取得患者的信任,为以后可能的临床操作赢得便利。
  7 解决好教学进度和实习内容之间的矛盾
  临床科室合理的实习安排应该是结合实习大纲要求传授理论知识后,近期安排该病种的临床学习,但临床上不可能恰好就在理论课后提供足够的病例,而常常是根据病房的病员、病种决定实习的内容,这样往往会出现实习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不一致,有些病种可能进行了理论讲课,有些可能还没有讲。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面对病人,就会导致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而影响到实习的效果。临床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实习期间医院可能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提前调整教学计划,让实习内容和教学内容尽量匹配,或在实习前将实习内容告诉学生,强调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快速了解实习内容的理论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对于病种不齐的科室,可以选择一些好的临床病例的病历用作教学,再结合典型病例的录像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8 加强实习期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实习期结束后,我院组织学生代表、带教教师、医院主管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出更有益于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效果的新方法,使实习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进与提高。
  总之,临床实习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教学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搞好临床实习教学,要做到重视过程、细化流程、明确目标及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路会侠,李绍波.在临床见习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陕西教育,2007(11):115.
[2] 曾超,李亚蕊.儿科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5):532-533.
[3] 张丹晔,孙英冬.临床见习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9(4):57-59.
[4] 陈化.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4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