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位管理档案看医学同等学力硕士教育的发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2389 日期:2025-05-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吴伟风 霍付亮 鲁莉 任杰 宫英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对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搜集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档案,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授予人数分别为15、52、79、168、205、165、303、162、212、190人,授予总人数1 551人。截至2008年,我院已有8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招收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涉及研究方向达152个。其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总人数达1 370人,其他学科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相对较少。结论 从2002年至今,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平稳增长的趋势。其中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传统学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
【关键词】 教育,医学,研究生;学位档案;数据收集
[ABSTRACT] Objective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for equivalent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 (EEQ) student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tendency of its education for EEQ students at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Methods Master’s degree files of EEQ students between 1999 and 2008 at our College were collected and relevant database establish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numbers of EEQ Master’s academic degree had been granted, from 1999 to 2008, were 15, 52, 79, 168, 205, 165, 303, 162, 212 and 190, respectively, totaling 1 551. Up to 2008, eight firstrank disciplines and 38 secondrank disciplines have started Master degree programs with 152 research directions.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were the two main disciplines which granted degrees to more students (a total of 1 370 students) than other disciplines. Conclusion Since 2002, the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for EEQ students at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especially in discipline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which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KEY WORDS] Education, medicine, graduate; Degree file; Data collection
  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学位工作,是全面贯彻我国学位条例,有效改善并提高各医疗单位和医学高等院校现有人才队伍素质,多渠道促进我国医学高级专业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院从1946年建校至今,在长达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扎实深厚的医学教育基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才,因此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铸就了较高的医学教育声誉,这就为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学位工作,我院成为首批获准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单位。本文通过对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档案的整理分析,探讨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对今后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1999~2008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档案,整理相关资料,从我院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数、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的学科建设以及各学科点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等3个方面着手,建立相关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1]。
  2 结 果
  2.1 我院1999~2008年授予硕士学位人数
  1999~2008年,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分别为15、52、15、52、79、168、205、165、303、162、212、190人,授予总人数达1 551人。
  2.2 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及研究方向
  截至2008年,我院已有8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招收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涉及研究方向达152个(见表1)。
  2.3 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所授予硕士学位的人数
  在我院下设的8个一级学科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两个学科点,授予总人数达1 370人。其他学科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相对较少,除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两个新开设的学科外,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学科授予学位人数较少。见表1。
  表1 青岛大学医学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研究方向数量及各学科授予人数情况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个)研究方向(个)授予学位人数生物学621 15基础医学618 347临床医学18771 023口腔医学28 4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7 48中西医结合18 0药学210 67公共管理13 2

  3 讨 论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医学同等学力硕士教育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三个面向”的指导[2]。自1997年至今,我院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在本院深厚的医学教育基础上,快速稳步发展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以适应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10年来,我院逐步在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数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1999年,我院共授予硕士学位103人,其中同等学力硕士仅为15人,占当年硕士学位总授予人数的14.5%。1999~2008年,我院共授予硕士学位3 000余人,其中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已达到1 551人,超过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50%,该数据表明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已经达到了较大规模,走上了一条快速增长、平稳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我院更加注重同等学力硕士的培养质量。医学同等学力硕士教育以培养拥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医学科研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为主。为了提高同等学力硕士的教育质量,学院在第一阶段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加强高等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科研理论的教学环节,第二阶段课题开展过程中着重医学专业理论、临床技能和医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掌握必备的高等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同时培养了独立科研攻关的能力。
  随着我院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学院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同等学力硕士教育专业结构体系。截至2008年,我院已有8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招收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涉及研究方向达150余个。学院在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设置方面基本上涵盖了除中医学以外的所有一级学科及大部分二级学科,符合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多样化对专业设置的要求。
  开展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10年来,我院以培养医学科研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传统优势学科,不断开拓新的学科方向,形成了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培养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作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早在30年前就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展现出扎实雄厚的学科实力。1981年,我院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专业以及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专业就已获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二级学科。自1997年开始,我院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各医疗单位、医学高等院校招收在职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学员3 500余人,其中超过85%的学员就读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专业。截至目前,这两个学科共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1 370人,占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88.4%。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院不断扩展新的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其中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数均占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总数的3%以上。
  综上所述,我院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专业结构层次较为完整,学科优势突出,正逐步成长为学院培养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从而成为学院为省内医疗单位及医学院校输送医学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10年来,我院先后为我院附属医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莱州市人民医院、莱芜市人民医院等省级和地市级医疗单位,以及滨州医学院、万杰医学院等医学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医学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应广大医疗单位的要求,学院在全省各地如泰安、烟台、临沂、莱芜、聊城、淄博、莱州、威海、日照等地设有同等学力硕士教学点,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我院同等学力硕士教育工作不仅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对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而且符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医学高等院校及各级医疗单位加强创新对医学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认为我院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善。①应秉承传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本校同等学力硕士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同等学力硕士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研究制订教育发展新规划,以满足平稳增长的申请硕士学位生源的需求。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带教积极性,促使各学科及导师注重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深入农村基层县市级医疗单位,了解其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针对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各地方医院的实际需求设置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摸索出一套实事求是、卓有成效的医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教育模式,为基层医院培养出高层次专业人才。③应积极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同等学力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丰富医学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医学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在职申请同等学力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的质量。为确保在职申请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工作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生源质量,加强专业学位的管理和考核。切忌盲目追求数量而违背了开展该项工作的初衷[3]。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2]叶平英. 从学位档案管理看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J]. 科学中国人, 2008(10):124125.

  [3]陈亚军,孟小英. 在职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人员的培养[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3,20(3): 220221.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