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儿 支原体 肺炎 护理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是婴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哺乳方式。文献报道母乳占婴儿全部食物的20~79%[1],母乳不仅仅为婴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营养,而且可以增加婴儿免疫力、智力,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笔者自2009年1月起对我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影响因素
1.1 剖宫产因素 剖宫产术前、术后限制饮食,导致产妇营养不足,影响乳汁分泌;剖宫产术后需去枕平卧6h不能做到新生儿30min内早吸吮;切口疼痛和宫缩影响;术后使用药物治疗使产妇担心药物通过乳汁排出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等使产妇在术后三天内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可造成初乳分泌延迟;输液管道、留置导尿管、镇痛泵导致产妇母乳喂养带来不便。
1.2 心理因素 产妇的情绪、休养环境影响乳汁分泌。产妇紧张、焦虑、疼痛,哺乳期受精神刺激,焦虑、生气、烦躁或忧虑等负性情绪,影响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而心理应激会使乳汁分泌明显下降,这些均是乳汁分泌不足的不利因素。
1.3 哺乳因素 产妇由于知识缺乏,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妇喂哺经验不足、喂奶姿势不当、乳头含接错误、挤奶手法不当、产前未作乳房护理或保健不当,如喂哺时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只将乳头含在口中,造成乳头皲裂,引起疼痛而影响哺乳;婴儿吸吮不顺哭闹,导致产妇情绪紧张从而引起乳汁分泌迟延、入量不足。部分产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产后三天才会开始有乳汁,不积极进行早吸吮增加乳汁的机会,造成乳汁分泌不足。
1.4 母婴患病 婴儿患病母亲紧张、惊恐出现心理障碍引起泌乳减少,婴儿吸吮欲望与能力减弱也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等需特殊治疗,母婴分离而影响母乳喂养。
1.5 乳房-乳头因素 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乳头过大使婴儿不易含接;由于婴儿吸吮方法不当或产妇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皂等刺激物等造成乳头皲裂疼痛使产妇难以忍受;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热,而且疼痛,甚至如额头版坚硬,乳房肿胀影响婴儿吸吮,如果不及时喂哺,使得乳汁不能及时排出,乳汁会因此而停流。
1.6 社会因素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产妇未休满产假便上班工作,甚至在产褥期就奔波于事业,没有时间纯母乳喂养婴儿;代乳品广告的大肆宣传,使得广大的孕产妇难以抵挡诱惑,从而忽视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宣传深度和广度不足,使产妇无法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导致难以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有些产妇认为哺乳后身体会变形,如乳房下垂、身体发胖等,母乳喂养需进食大量营养饮食,担心会影响体形的恢复而拒绝哺乳。
2 护理对策
2.1 孕期健康教育 产前接受母乳喂养教育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2]。从孕期开始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宣教,通过产前检查、咨询门诊、孕妇学校包括网络和电视孕妇学校,定期举办母乳喂养知识讲座、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手册以及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方式讲解孕产期保健知识和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用布娃娃示教喂奶的姿势,用假乳房示教挤奶的手法及乳房的护理方法,并向孕妇说明在其住院时会得到护士的帮助,使孕妇及其家属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帮组产妇及家属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2.2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根据产妇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纠正产妇的不良情绪,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保持良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告知母乳喂养不仅不影响体形,还能促进子宫的早日康复。
2.3 产后健康教育 产后及时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由责任护士床旁手把手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及含接姿势,喂奶时婴儿的抱姿和体位,产妇托起乳房喂哺的方法,婴儿含接是否恰当,教会产妇如何观察婴儿的吸吮和吞咽声。提倡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不规定具体的时间和次数,以促进乳汁分泌,若婴儿睡眠时间超过3个小时,应叫醒喂奶。夜间哺乳有助于保持奶量,因此鼓励产妇夜间坚持哺乳。
2.4 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应做好三早,能有效刺激母亲大脑中枢分泌催乳素,促进乳汁分泌。新生儿出生30min与产妇早接触,协助新生儿吸吮,时间>30min,哺乳前不给婴儿喂食母乳意外的其它食物,禁用奶瓶及橡皮奶头,避免婴儿产生错觉,对产妇进行个性化的母乳喂养指导。
2.5 饮食护理 饮食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产妇只有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自身代谢和泌乳的需要。饮食以汤汁为主,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以利于泌乳。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
2.6 乳房护理 乳头凹陷或扁平者与怀孕7周左右无早产征象即可开始向外牵拉乳头纠正,产后早期进行徒手乳头伸展与牵拉练习或吸奶器贴于乳房反复抽吸,直至乳头突出立起,然后让婴儿吸吮立起的乳头。喂奶前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后再喂乳,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完毕用手指轻压婴儿下颌,使婴儿慢慢放开乳头,切不可强行用力拉出,口腔负压时强拉乳头不仅加重疼痛,亦容易导致乳头皲裂。若乳头已有皲裂,可在两次哺乳间挤出少量乳汁均匀涂于乳头乳晕处,可促进乳头表皮修复,每天用清水纱布清洁乳头乳晕。乳房肿胀时用热毛巾湿敷,鼓励产妇增加哺乳的次数,协助其将剩余乳汁排出。
参 考 文 献
[1] 李萍,许凤莲.分娩方式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03-2805.
[2] 冷丽,郑素平.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91-92.
影响母乳喂养的有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