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954 日期:2025-04-24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锁骨外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多见,常伴有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断裂,造成锁骨远端向上、向后移位。我院2004年3月-2009年10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0例,临床实践表明此方法固定牢靠,患者能早期活动肩关节,避免手术后遗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NeerⅡ型锁骨外端骨折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5d。
  1.2 手术方法:颈丛麻醉,取仰卧位患肩抬高20-30°,切口自锁骨外1/3至肩峰呈弧形,显露肩锁关节及骨折的锁骨断端,将骨折端及脱位肩锁关节解剖复位,将钢板钩端插入肩峰后下方,体部平贴锁骨,螺丝钉固定,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术后患肢悬吊固定3-5d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40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疗效评定参考Karlsson标准[1]:优:不痛,有正常肌力,肩关节能正常活动,X线片检查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或半脱位间隙<5mm;良:满意,微痛,功能受限,肌力中度,肩关节活动范围90°-180°,X线片检查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或半脱位间隙5-10mm;差:疼痛并在夜间加剧,肌力差,肩关节活动在任何方向均受限,并<90°,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仍脱位。本组优30例,良10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肩锁关节及锁骨远端的局部解剖特点:锁骨是唯一连接上肢与躯干的支架,锁骨通过肩锁关节,喙锁韧带等对上肢起支撑、悬吊作用;肩锁关节参与肩关节的联合运动,当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喙锁韧带断裂时将严重影响上肢功能。严重的锁骨骨折,锁骨近端由于胸锁乳突肌的力量,骨折端重叠严重,治疗较困难。
以往常用的方法包括克氏针张力带,重建钢板等,但大量的随访报告显示,由于胸锁乳突肌力量强大,内固定脱出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骨折再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肩锁关节由肩峰内端与锁骨外端构成关节间隙自外上向内下有一倾斜角约为50°,活动范围约为20°为上臂外展,上举动作不可缺少的关节之一,因而肩锁关节是微动关节,对于垂直方面有强大的拉应力,对水平方向存在强大的剪切力,因而容易导致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内固定物断裂、脱出,使内固定失败。同时由于内固定物不够坚强,术后患者无法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易受影响。    3.2 锁骨钩的特点:锁骨钩钢板的设计符合肩关节的局部解剖特点,锁骨钩钢板的钩端部分向后偏斜,使钩部从肩锁关节的后下方插入肩峰的后下方,通过固定的锁骨上的钢板,和插入在肩峰下的钩端部分形成一杠杆作用,对锁骨骨折的远近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压力,同时维持脱位或/和骨折端复位后的垂直稳定性,为损伤的韧带和软组织修复提供了一个稳定无张力的环境;另外锁骨钩钢板钩端面光滑,钩尖部不经过肩锁关节,不损伤该关节面,允许被固定的肩锁关节有一定的活动度,克服了以往内固定方法的不足,具有固定牢靠,能早期活动,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的优点。
  3.3 治疗体会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术中可剥离肩峰置钩处的骨膜,把钢板钩尽量至于骨膜下,避免钢板尖钩刺进软组织,以防局部摩擦产生创伤性肉芽肿,致使炎性介质积累刺激局部产生疼痛[2]。②术中钢板塑形要贴切,使钢板体部紧贴锁骨上方的骨皮质,防止因杠杆作用造成钢板钩对肩峰向上的作用力过大[3]。③喙锁韧带的修复非常重要,内固定仅提供临时的复位保证,长期复位的维持仍然需要喙锁韧带的修复,而且喙锁韧带的另一作用是提供锁骨外旋,当肩外展时,喙突向下,通过喙锁韧带的牵拉,使锁骨沿其长轴旋转,没有锁骨这种外旋,臂的外展是受限的。④应尽早拆除内固定,部分患者可能因为上述中第一点或第二点处理不当而致肩关节炎症而酸痛,拆除内固定后继续功能锻炼,可使症状消失或缓解。
参 考 文 献
[1]牛维,龚建文,张百档.Ⅲ型肩锁关节脱位55例手术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05,8(5):416-417.
[2]赵立力.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6,22(8):739-740.
[3]沈雷,戴力杨.OA/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2):110-112.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