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视角下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受众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77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以“受众社会类型论”和“文化霸权”理论为基础,对超级英雄电影受众群体进行了界定,确定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受众特征,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角度切入,立足于受众的接受心理,从“认识”“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超级英雄电影对中国大陆地区受众的影响,论述了超级英雄电影走红的原因,总结了此类电影成功的经验,并期望对我国电影的发展有所启示的同时,对伴随电影的文化霸权渗透做出警惕。

第一章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概述

第一节 美国超级英雄类型电影
超级英雄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类型电影,是美国所特有的电影类型。
超级英雄电影一方面带有科幻电影和动作电影的特征,较之传统的科幻电影、动作电影又区别显著。如某些不具备超能力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无法被视作科幻电影,如蝙蝠侠、罗宾。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 2005 年-2012 年期间所执导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就是以人物心理表现为主,并非侧重外在的动作电影,严格意义而言,并不能归为动作类型电影。将超级英雄电影归类为漫画改编电影同样有失偏颇,自 1978 年发展至今,超级英雄电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原创剧本,而非漫画改编,优秀的好莱坞编剧赋予电影超越漫画本身的含义,《金刚狼 3-殊死一搏(Logan)》就是其中的典范,其原创不仅在市场上获利较高,同时获
化妆、造型、人脸表情捕捉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特技效果的革新,使得超级英雄电影的人物造型、超能力的表现力、各种动作场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电影技术的发展,作为外部因素有效的促进了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形成。内部因素而言,美国理论家罗伯·麦基认为,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形成主要是因为美国移民国家的传统。罗伯特·麦基认为,超级英雄电影“继承了了开辟新大陆早期,美国移民之间不成文的治安维护者的传统,也继承了用过更多画面而非语言来给哪怕不识字的人们讲述故事的漫画精神。”①同时,美国是一个缺乏史前文化的国家,缺乏能代表本国民族原型的神话故事和形象。电影是美国的新神话,超级英雄电影是美国现代神话。“电影的类型在几个方面与社会生活有关:它是社会问题、社会心理的隐形表现,实在想象中处理一个社区、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人类心理情节的重要领域;它的题材和艺术形态组合成的类型尤其集中于人类生存的某些永恒性悖论与困境,这些悖论和困境就是我们神话所关注和处理的人类内心的迷思。”①综上所述,超级英雄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特有的电影类型,其类型形成的内部因素是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大众心理对现代神话仪式的需求,是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载体,对于此类文化扩张的认识必须落到实处。
..........................

第二节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从漫画到电影
19 世纪,欧洲移民大量迁居美国,流行于欧洲的卡通漫画艺术随之进入美国,至20 世纪初,卡通漫画始终寻找着与美国文化交汇的契机。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历经济和文化转型,经济萧条和阴影下,美国民众普遍处于一种创伤状态,人们需要更多的心灵支撑和情感为界,传统的英雄已不足以满足美国民众内心的心理需求,民众渴望一名救世主、一名强大到超越现实的英雄,民众的内心呼吁一个新的英雄形象来鼓舞美国民众。美国漫画的“黄金时代”,伴随着超人的出现到来。
创建于 1934 年的 DC 漫画公司,在其《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的创刊号上,首次出现了超人的形象:蓝色紧身衣,红色斗篷,胸前 S 徽记双手托起一辆汽车,拯救民众于水火。不同于以往的漫画形象,超人的造型来自假象的外星人,穿着艳丽,力大无穷。“这些救世主的产生并不单纯因为他们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危机的结果,而是反映有关土著民族文化原有文化英雄的再现”。


.....................

第二章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概况

第一节 高票房占有度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
据 CBO 中国票房网数据,2008 年-2018 年期间,我国大陆地区院线年度票房前 25名的超级英雄电影共计 27 部。自 2008 年《钢铁侠(Iron Man)》作为漫威电影宇宙开启之作的 10 年间,超级英雄电影逐渐在中国大陆地区被观众所熟知,引进数量和票房也逐年攀升。超级英雄电影最集中的 2017 年,中国大陆地区票房排行榜前 25 名的电影,25%都被超级英雄类型电影所占据①,代表着“美国精神”形象的体现的超级英雄电影是外来文化渗透的典型性影片,在市场上占据比例较大,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

第二节 高辨识度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于我国受众辨识度高,尽管对于超级英雄内容的认知主要源自电影,对与超级英雄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偏低,但 92.67%的受众对于超级英雄这一概念已经有所了解,超级英雄文化的传播已经非常广泛,此类西方文化代表类型电影的高辨识度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伴随着超级英雄人物言谈、举止、行为所传递的西方意识形态扩张正在通过“大荧幕”进行着渗透。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6.67%的受众对于超级英雄内容熟悉程度一般,进了解观看过的个别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内容;34.67%的受众对于超级英雄内容比较熟悉,了解电影中的形象但不了解漫画和小说中涉及的内容;8.33%的受众对于超级英雄的相关内容非常熟悉;7.33%的受众对于超级英雄内容不熟悉。

为深入调查超级英雄在我国受众的认知程度,笔者选取了 7 位超级英雄设置了多选题,“请勾选出你知道的的超级英雄的姓名”。蝙蝠侠、超人、钢铁侠、奇异博士、水行侠、火星猎人、罗夏,这 7 位超级英雄除火星猎人外,其余全部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有所展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人、蝙蝠侠、钢铁侠的认识度最高;水行侠、火星猎人认识度最低。
..........................

第三章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受众构成.............................22
第一节 男性为主的观影群体....................................23
第二节 青年为主的观影群体.....................................24
第四章 电影与互联网是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传播的主要媒介............................30
第一节 电影,超级英雄传播的主要媒介.................................30
第二节 互联网,超级英雄传播的新媒介...............................31
第五章 受众行为影响初步显现并趋于增高...........................33
第一节 娱乐消遣为主的观影动机.........................................33
第二节 高度投入的观影状态.............................35

第七章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启发意义

第一节 超级英雄电影热播的原因
根据问卷调查中,超级英雄电影受观众喜爱的愿意调查结果显示,其主要原因有:1 精彩的打斗场面、震撼的视觉效果;2 对大众的娱乐性需求的满足; 3 巨额投资、精良的制作; 4 明星效应、强大的粉丝团队拥护; 5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6 媒体炒作。精彩的打斗场面、震撼的视觉效果是最为广泛的喜爱原因,点选次数 204 次,排第一位;满足大众娱乐需求是排在第二位的喜爱原因,点选次数 190 次;巨额投资、精良制作也是吸引受众观看超级英雄电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排第三位,点选次数 175次;明星效应点选次数 132 次;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点选次数 117 次;排在末尾的是媒体炒作,点选次数为 85 次。


.........................

结语
近年来,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抢占了我国引进片的大部分名额,票房成绩较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地区的超级英雄电影受众,主要以 18-30 岁的青年男性为主,职业以学生、上班族和科研/技术人员为主。西方意识形态正通过包装于表面华丽的超级英雄电影满足受众对于娱乐的需求,必须对文化扩张的野心有充分的认知并做出防范。也必须认识到此类电影是通过视觉刺激和感官娱乐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娱糖衣炮弹”。对于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在我国大热的原因归为以下三点:
一.“英雄逐梦”的个人形象荧幕映射,引起了部分观众对于超级英雄电影的共鸣,对于部分受众认同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值得引起警惕。一.超级英雄电影的视听效果,有效的满足了部分观众对电影娱乐的需求,对于此类意识形态入侵的手段,抵御能力较弱。
二.超级英雄电影的科幻、科技元素呼应了当下全球高科技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文化反思,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控制和引起的社群变化等引起的现实困惑用电影的方式给出了解答与回应。
“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①电影是艺术的传播,更是意识形态、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的传播。超级英雄电影在好莱坞电影总占据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形成了独特的电影类型,不同年龄、职业的观影群体都对此抱有兴趣。必须认识到超级英雄电影是一种隐形的文化侵略,通过荧幕将文化侵略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从而在思想意识上影响各国观众。通过以上调研,超级英雄对我国受众的影响效果已初步凸显,并存在潜在的上升的趋势,值得引起警惕。一方面认识到它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并时刻警惕;另一方面,接受冲击,以激发我国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让千年的历史沉淀,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