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平疣酊;治疗;扁平疣
扁平疣[1](verruca plana)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皮损表面增厚和角化过度,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一般多发生在青少年面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祖国医学认为扁平疣多由肝火内动,气血失和,复感风热邪毒阻于肌肤所致[2]。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 笔者自2001年1月~2009年12月利用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理论,自制平疣酊对172例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选取2001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扁平疣患者172例,其中男104例,女68例,年龄16~40岁,平均26岁。172例扁平疣患者病程15天~1年,平均3个月;其中单纯面部扁平疣患者134例(77.9%),合并手背和前臂者扁平疣患者38例(22.1%)。首诊者75例(43.6%),在其它医院已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者97例(56.4%)。
1.2方法
1.2.1自制平疣酊中药方剂:薏米仁30g,板蓝根30g,马齿苋30g,香附30g,红花20g。用法:上方中加入75%酒精1000ml,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取药液分装,每瓶20ml。
1.2.2治疗方法:用前每瓶药液中加入聚肌胞注射液(广东南国药液有限公司生产)4mg,用小棉签蘸取少量药液,反复涂擦患部5~10秒钟/次,致皮损略微泛红,每天2次。每日早、晚各1次,10天为一疗程。
2结果
用自制平疣酊治疗的扁平疣患者:痊愈(皮疹消退[3])161例(93.6%),好转(疣体萎缩,部分消退)7例(4.1%),无效(皮疹无明显变化)4例(2.3%)。其中第一个疗程痊愈78例(占痊愈病例48.4%),发病时间短,急性感染期的病例63例(80.8%);第二个疗程痊愈69例(占痊愈病例42.9%);第三个疗程痊愈14例(占痊愈病例8.7%)。 3讨论
扁平疣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病,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3型、HPV10型)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大多骤然出现,皮损多为米粒大或绿豆大小的扁平隆起状的丘疹,其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肤色,数目较多,多密集,偶因搔抓,可沿抓痕分布排列呈条状[4]。扁平疣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该病多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扁平疣具有传染性,且发病病程慢长,有一定自限性。同时因扁平疣影响美观,治疗比较困难,容易使患者烦恼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扁平疣多由肝火内动、气血失和、复感风热邪毒阻于肌肤所致。治则应以散风平肝、清热解毒、散结为主[1]。所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制平疣酊外擦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治疗方案中,聚肌胞既是广谱抗病毒制剂,又是良好的免疫增强剂和干扰素(IFN)诱导剂[4],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和诱导体内产生IFN。中药[5]组方薏米仁、板蓝根、马齿苋、香附、红花有清热解毒、祛风、疏肝解郁、凉血活血、通络散结、抗病毒等作用。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中西医合用的方法治疗扁平疣,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特别是部分病程短、处于急性感染期的扁平疣患者,仅采用一个疗程即可痊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扁平疣不良反应少,病人痛苦小,愈后不留或很少留有瘢痕。172例扁平疣患者中仅有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干燥,此时只要适当缩短每次涂药时间,皮损处涂少量红霉素眼药膏,即可避免。需要注意的是,涂药时,不要让药液流入眼内,一旦流入,应用清水及时冲洗。
利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自制平疣酊治疗扁平疣的方法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廉、疗效好等优点,易于病人接受,因此,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71
[2]温木生.穴位注射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4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5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82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2~315
[5]周礼伯.中药与方剂实用新歌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