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背痛;球后溃疡;胸神经痛;胰腺炎;便血;误诊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6 岁,农民,从事搬运工作。平时饮食不规律,吸烟史,日一盒。间断饮酒史,常有醉酒,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以“间断性胸痛15 天,加重2 天”为主诉入院。15 天前该患因劳累过度引起背部间断性疼痛,呈针扎样疼痛或闷痛,弯腰及劳累后明显加重,休息可缓解。与进食关系不大,无烧心及反酸,无发热及咳嗽,二便正常,就诊当地疼痛门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巩膜无黄染,眼结膜无苍白,心、肺、腹正常。T4-6双侧椎旁压痛,四肢活动自如。辅查:胸椎MRI检查存在相应节段胸间盘退行性病变、膨出。诊断为胸神经痛,经给予胸椎旁神经阻滞后疼痛明显好转,配合休息、规律饮食,10 余天后病情基本痊愈。但2 天来该患再次劳动时出现发作性背部疼痛,同时向腹壁放射,且疼痛频率和强度进行性加重,肘膝位减轻,与进食关系不明确。无发热、咯血及呼吸困难,无厌油史,自诉二便无异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分。辅查:血常规WRC 11.1×109/l,N 0.85,尿常规正常,血淀粉酶3500u/L(somogxi法)心电图正常,胸正位片及肝胆脾胰B超正常。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入院后半小时出现头晕头迷,心悸不适,背痛腹痛减轻,继而排稀便,仔细查看为血便,约1500ml,当时紧急止血,输血,大量补液,血止住。请普外科会诊疑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考虑内科治疗效果差,极易出血或穿孔,主张立即手术。
行胃大切和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腹背痛完全消失。
2 讨论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可能具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特征。但因溃疡纵深穿透和溃疡周围炎性反应,刺激强度加大,病人对疼痛敏感性增强,溃疡与周围器官接触粘连,炎症波及脊柱周围组织引起背部肌肉痉挛疼痛,向后穿透胰腺,引起血淀粉酶升高,但一般小于正常值3 倍。球后溃疡易出血,反复出血或大出血多见,这与供应球后段胰十二指肠动脉血管大而径路短,加之溃疡面不断受酸性食糜刺激,不宜形成血痂有关。正是上述特点改变疼痛性质,且易造成慢性,亚急性穿孔,内科治疗效果差,术前确诊困难。 误诊原因分析:
① 男性,56 岁,搬运工;② 背痛与进食无关;③ 胸椎MRI T4-6胸间盘变性膨出;④ 休息、神经阻滞有效,支持胸神经痛;⑤ 腹背痛,肘膝位减轻,上腹压痛,血淀粉酶升高,疑为胰腺炎,但未行排除诊断;⑥ 病程中忽略便常规及便潜血。经验教训,临床医生知识要全面,尤其疼痛科医生大部分来自麻醉科,他们在神经阻滞危机处理方面优势大,但疼痛病因明确还应和内科、外科等科室合作。避免不必要经济损失。疑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应尽早行内镜(或)和十二指肠低 张造影来确诊。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9.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4.
[4] 王云祥,吕恒发,张书琴.人体解刨学[M].9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
[5]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
[6] 林三仁.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2.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