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456 日期:2025-04-0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共106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眩晕宁组)及对照组(复方丹参组),治疗组病例66 例,对照组病例60 例,治疗组口服眩晕宁2 片,每日3 次,饭后服用,连用15 天;对照组5%葡萄糖+复方丹参静滴,每日1 次,连用15 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结论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眩晕宁;VBI;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常以眩晕、恶心、呕吐起病,因起病急,故常作为急症就诊。2009 年1 月~2010 年3 月我们对126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眩晕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VBI病人共126 例,所有病例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 颈椎X线片、颈椎CT或MRI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横突孔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病表现;TCD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诊断符合1989年WHO对VBI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干、小脑出血或梗死、耳源性眩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66 例,男31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51.6 岁,其中伴高血压病12 例,高血脂症14 例,糖尿病8 例;对照组60 例,男25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50.8 岁,其中伴高血压病10 例,高血脂症15 例,糖尿病6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等方面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 观察方法
  治疗组口服眩晕宁2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连用15天;对照组患者给予5%葡萄糖50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5天。用药期间观察肝肾功能和血象变化。
  1.3 疗效评定
  痊愈: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及水平性眼震等症状体征消失,三个月内不见复发。显效:眩晕等症状体征改善80%左右。有效:眩晕等症状体征改善50%左右。无效:眩晕等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以SSPS10.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均正常。眩晕宁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皮肤瘙痒和轻微皮疹, 使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范围包括大脑半球后2/5及部分间脑,还包括脑干、小脑、内耳及高颈髓。椎动脉较易发生动脉硬化,随年龄增大,动脉管腔逐渐变窄,血流量渐减。50 岁以后易发生退行性变和骨赘形成,当颈部急剧活动时易压迫椎动脉,如果血压低更易促发VBI。一般认为VBI的发病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少数VBI可能由于微栓子引起[2]。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眩晕,约占80%~98%,常伴发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站立不稳、共济失调,还可伴发眼部、脑干或小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其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主要是改善脑缺血部位的供血和供养。
  眩晕宁系有白术、茯苓、泽泻等制成的中成药,可以有效增加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强内耳微环境,促进前庭功能恢复;有效调节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调整血压。通过上述作用,眩晕宁调节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以改善脑干、小脑、及枕叶的缺血、缺氧状态,消除眩晕及其它并发症状。临床上它主要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耳源性眩晕及其它原因所致眩晕。治疗组患者用眩晕宁后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见效快,总有效率达92.4%,明显高于对照组(71.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药属中成药,使用安全,治疗期间未发现毒副作用。
  经过本组病例的观察,证明眩晕宁作用确切,疗效理想,服用方便,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有应用前景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喜玲,陈金钟.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附82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2,33(10):602-603.
[2] 李守社,郭春杰,主编.脑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治[M],1版.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0:105-10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