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946 日期:2024-06-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4个方面介绍茶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以为茶树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我国的茶树大多地处亚热带、热带北端和暖温带南端,因气候温暖多雨,茶园病虫害种类繁多,因而茶树病虫无公害防治尤为重要。应努力遵循“预防为主,无公害综合治理”原则,有机协调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技术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防治茶树病虫害,保持茶树的优质生长。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各种茶园栽培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茶树病虫害的方法,可以改变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形成不利于它们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从而降低有害物的种群,达到防治病虫、保护茶树的目的。
  1.1维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茶园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直接决定茶园病虫害发生程度,通常经种植防风林、遮荫树等措施,增加茶园周围植被的丰富度,来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增强自然调控能力。
  1.2选用和搭配不同的茶树良种
  不同茶树品种对各种病虫害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在发展新茶园或改种换植时,不仅要考虑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还要考虑对当地主要病虫的抗性。要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避免在同一个地区大量种植同一个品种。
  1.3加强茶园管理
  加强茶园管理的目的是保持和促进茶树的优质生长,增强茶树的树势,同时也直接改变茶园生态环境,增强对病虫的抵抗能力。
  1.3.1中耕除草。可使茶园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活动,一般秋季深翻1次为宜。秋季深耕可将表土和落叶层中的越冬害虫以及多种病原菌深埋入土,也可将越冬害虫翻至土壤表面而死亡。深耕结合培土可使茶尺蠖等成虫不能羽化出土,勤除杂草可以减轻假眼小绿叶蝉的危害。
  1.3.2合理施肥。可增进茶树营养,提高抗逆性。在茶树施肥时,要根据茶树所需的养分进行平衡施肥或测土施肥,基肥应以农家肥、沤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适当补充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
  1.3.3及时排灌。保持茶树正常的水分需求,对地势低洼茶园要注意开沟排水,以免根部病虫危害茶树。
  1.3.4及时采摘。许多害虫趋嫩性强,主要分布在茶树嫩叶、嫩梢上,如假眼小绿叶蝉等,因此通过分期分批采茶,摘除大量害虫和虫卵,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
  1.3.5合理修剪。茶树适度修剪可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增强树势,扩大采摘面。针对不同病虫种类,采用不同修剪方式。如小绿叶蝉、茶蚜等害虫,可采用轻修剪,剪去病虫枝条;对茶卷叶蛾可采用深修剪达到剪除效果;对长白蚧、粉虱类及地衣苔藓等发生严重的茶园,采取重修剪或台刈,有利于彻底防治。修剪下来的带病虫害枝叶要及时清理出园,扫除茶丛根际周围的枯枝落叶,并进行焚烧或填埋。
  2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趋性、群集性和食性等习性,通过性信息素、光、色等诱杀或机械捕捉来防治害虫。
  2.1人工捕杀
  利用人工捕捉体形较大、行动较迟缓、目标容易发现或有群集性、假死性害虫,并集中消灭,如茶毛虫、茶蚕较集中,可将带虫枝条剪下集中杀灭。茶蓑蛾也可进行人工捕捉,茶象甲具假死性,可在树冠下铺塑料薄膜,拍打茶丛将虫振落,集中销毁,效果十分显著。
  2.2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使用人工光源来诱捕害虫,可将黑光灯挂在高出茶树1 m左右处,在夜间诱杀害虫成虫。
  2.3性信息素诱杀
  直接利用雌蛾来诱杀雄蛾,消灭大量雄蛾,减少下一代虫口发生量。
  2.4食饵和色泽诱杀
  利用食饵和该虫对色泽的偏嗜性进行诱集,并集中杀灭。
  3生物防治
  包括保护天敌和利用天敌两方面。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1以虫治虫
  保护茶园害虫天敌。在茶园周围建立让天敌可栖息的环境,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并释放大量天敌到茶园中。
  3.2以菌治虫
  应用病原细菌(如苏云金杆菌)对鳞翅目食叶害虫有良好效果。
  3.3以病毒治虫
  使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尺蠖,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4以拮抗微生物治虫
  应用木霉菌防茶树根腐病,用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对茶饼病、云纹叶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4化学防治
  4.1合理选用农药
  根据茶树病虫发生特点,要求在无公害茶园中使用无药害、杀虫谱广、高效、降解快、无异味的药剂,防治吸汁类害虫如叶蝉、蓟马等,应选具较强触杀毒性药剂,具内吸性能,如乐果;防治食叶类害虫如茶尺蠖、茶毛虫、刺蛾类,应选胃毒兼触杀毒性的药剂,如菊酯类;对螨类,应选用有较强杀卵作用的杀螨剂,如对蚧类和粉虱类,应选触杀性强,而且对蜡壳有强渗透性或腐蚀力的药剂,如马拉硫磷;防根、茎、叶部病害,应选既有保护效果又具有治疗效果的杀菌剂,如百菌清、托布津、多菌灵。
  4.2确定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并按防治指标喷药
  每个农药品种安全间隔期都不一样,在采摘期间应选高效、低毒、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施用。同时要按防治指标指导施药,不是见虫就治,应降低农药用量,可减少施药盲目性,如茶尺蠖防治指标是6.75万头/hm2
  4.3适期喷药
  如茶尺蠖、茶毛虫等鳞翅目幼虫应在3龄前幼虫期防治才有良好效果;小绿叶蝉应在高峰前期,在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时施药;对蚧类和粉虱类防治应掌握卵孵化盛末期施药;茶树病害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发病初期开始喷施。
  4.4选择合理的喷药方式
  根据害虫的分布情况选择不同的喷药方式,对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等喜食嫩叶、嫩梢的害虫应进行蓬面喷扫;对茶毛虫、黑刺粉虱等喜食老叶,分布在茶丛中下层的害虫应进行侧位喷扫,将叶背喷湿;对蚧类,一般将枝杆和茶叶正反面均喷湿。
  4.5控制用药浓度和次数
  严格按有效剂量施药,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浓度,同时要控制用药次数。
  4.6轮换用药,延缓病虫抗药性的出现
  尽量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或同类农药的次数,以免虫类产生抗药性。
  4.7注意事项
  茶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范,绝对保证人畜安全;不使用过期及伪劣农药;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按安全间隔期采茶。农药喷施后,必须达到安全采茶间隔期天数后才能采茶,保证茶叶中农药残留不超标。
  5

参考文献


  [1] 许小水,钱海山,方惠.茶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8(5):65-66.
  [2] 余子全.有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探[J].四川农业科技,2010(4):46.
  [3] 张成华.浅论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8):48-51.
  [4] 洪海林,施仕胜.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9(5):31-3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