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760 日期:2024-06-14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法库县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椒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辽宁法库   
  法库县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部,辽河中游右岸,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全年平均气温6.7 ℃,平均相对湿度62%,无霜期150 d左右。法库县是朝天椒的主产区,从1995年开始种植朝天椒,现已有10余年的历史,朝天椒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丁家房、秀水河子、双台子、包家屯、卧牛石等10余个乡镇,种植品肿有六寸红、金塔、三樱椒王、抗病天鹰椒900等,全县栽培面积约1.5万hm2。与普通辣椒相比,朝天椒的特性是抗旱能力强,易管理,可一次性采收。农民以出售干椒为主,部分间接出口,只有少部分直接出口。朝天椒适宜在中等肥力不重茬的地块种植,在水肥不协调的情况下,产干辣椒3 000~3 750 kg/hm2,水肥供应充足时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者能达到7 500 kg/hm2以上。以售价8元/kg计算,产值在2.4万~3.0万元/hm2之间,高者能达到6.0万元/hm2。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技术
  1.1苗床设置
  首先建育苗棚,育苗棚应建在排灌方便、背风向阳、3年内没种过茄科作物、未用过除草剂的土地。法库县在前一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建棚,可按照宽5~6 m建中拱棚,最好建悬梁吊柱钢索式竹木结构大棚,11月上旬前建好棚架,埋好地锚线环,挖好棚膜沟(斜型沟,深15~20 cm),达到可覆棚膜状态。
  定植1 hm2需要育苗床180~225 m2。在2月中下旬扣棚膜烤地20~30 d。用无病肥沃土壤作床土,作宽0.8~1.2 m苗床,深翻20~30 cm后每10 m2施入磷酸二氢钾0.25 kg左右、复合肥0.5 kg,混合拌匀,整平待播,浇透水(30 ℃左右)盖棚膜升温,待3月中下旬土温达到8 ℃以上即可播种[1]。
  1.2播前处理
  选择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98%、含水量低于14%、发芽率90%以上、种子颜色亮黄、有光泽、无霉味的种子,育苗前要晒种2~3 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后贮藏在通风处。用50~55 ℃水对种子消毒,保持15~20 min,然后用20~30 ℃水浸种12~24 h;用纱布包起种子放于28~32 ℃湿气温热处催芽约75 h,露白尖即可播种[2]。
  1.3播种
  5月中旬定植,苗龄50~60 d,播后10 d左右出苗,在3月中下旬育苗。
  播前用喷壶浇水1~2 cm深(30 ℃左右),水渗干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在畦田内,每10 m2苗床需播100~120 g种子,用筛子再覆盖8~10 mm厚细土(1 m2用多菌灵5 g),撒匀盖种,并压实,而后用喷雾器喷洒多菌灵800~1 000倍液,水渗下后盖上白地膜(注意不能用黑地膜),棚膜四周要压严压实。
  1.4苗期管理
  前期温度低,要根据天气预报保温防寒,夜间要用草帘子覆盖地脚保温,或在棚内扣小拱棚,四周底脚挂1 m高的双膜等多种措施进行保温;后期温度高,白天放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 ℃,夜间15~18 ℃。低温寡照苗子弱时,可喷施1%~2%尿素或2%~3%硫酸钾进行根外追肥,促进生长。二叶一心期和四叶一心期间苗2次,结合间苗拔除杂草;移栽前10~15 d,揭膜放风,进行炼苗,起苗前1~2 d浇1次透水。育苗期间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喷洒苗床,同时叶面喷施微肥2~3次,促进苗壮,提高抗病能力。株高15~20 cm、8~10片叶的壮苗即可移栽,宁可栽晚栽大苗,也不要早栽小苗[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定植技术
  2.1整地施肥
  朝天椒需肥量大,且必须平衡施肥。按照元素量计算,生产100 kg干椒需纯N 9~10 kg、P2O5 7~8 kg、K2O 8.5~9.0 kg,比例为1∶1.1∶1.2。另外还需要施硫、钙、镁、铁、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普遍缺锌导致病毒病,缺铜导致椒角多种病变,若容易落叶可能与缺硫、锰、钙有关,必须引起重视。底肥在整地或移栽前开沟施入,一般施农家肥15.0~22.5 t/hm2、复合肥750~900 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75~150 kg/hm2、硅钙镁肥225~450 kg/hm2作基肥。
  2.2覆盖地膜
  采用黑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危害,还可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以达到高产。地膜覆盖投资900~1 200元/hm2,比常规栽培增产30%以上。地膜覆盖田应选择生茬地(注意不能选择前茬使用过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地块),施足底肥,作80~85 cm宽的高畦(3垄并合2垄),盖90~100 cm宽的地膜(最好用黑地膜,可以防止草荒),先覆膜后移栽,覆膜时间最好选在雨后[4]。
  2.3定植
  选择5月15—20日晴暖天气定植。为便于生长期内的管理,定植前选择壮苗,大小苗分开。壮苗标准是:株高15~20 cm,具有8~10片真叶,苗龄50~60 d,茎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定植时,每垄双行,每穴双株,穴距25 cm左右。本着土质肥沃的地块植株长势较高宜稀植,土质瘠薄的地块植株长势较小宜密植的原则,土质肥沃的地块保苗8.25万穴/hm2左右,中等肥力的地块保苗9万穴/hm2,土质瘠薄的地块保苗9.75万穴/hm2左右。盖膜方法:顺埂顺风铺膜,紧贴地面,松紧适中,膜边顺边沟向下垂直,埋入沟内。用湿土压实封严。覆膜后2~3 d移栽定植,定植时用打孔器或木棍顺膜按照一定的株行距进行打孔,先浇水,后栽苗,然后用土将膜孔封严压实,以免漏风跑墒。
  3田间管理
  3.1前期管理
  经常检查地膜,若发现破损或被风刮起,应及时盖土封严,严禁揭膜除草。
  3.2适时打顶
  椒苗主茎叶片达到6~7片时,摘去顶心,能促进早结椒、多结椒、结椒一致、成熟一致。
  3.3肥水管理
  在定植2~3 d后,结合田间补苗,及时浇缓苗水,开花前田间不旱不浇水,遇旱则及时浇水,水量易小;进入盛花期后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在主茎现蕾后、侧枝开花后应各追1次速效肥,同时浇2次增产水。于缓苗后坐果前叶面喷施3~4次微肥。
  4病虫害防治
  法库地区朝天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初期可选用1.5%植病灵乳剂800~1 0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200~3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1 000 mg/kg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穿孔病、叶斑病,以防落叶;喷施微肥400~500倍液促进抽枝封垄;花期用75%百菌清+50%速克灵+农用硫酸链霉素5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疫病及细菌性病害;雨后立即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细菌性疮痂病、叶斑病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炭疽病。
  法库地区朝天椒虫害主要有蝼蛄、蚜虫、棉铃虫等。用5%敌百虫粉剂拌土(1∶5)撒在苗床内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防治蚜虫;用2.5%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 000~2 500倍液防治棉铃虫并兼治烟青虫;干旱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防治伏蚜。
  5收获
  朝天椒在红椒率占90%时全株拔下,在地里晾晒,然后果朝里、根朝外堆成小堆,促进后熟和脱叶,当晾晒8成干时,可进行分级摘下,晒干出售。为防止污染,收获后及时清除椒田、秸秆上的残膜,以净土净膜。
  6

参考文献


  [1] 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 房德纯.蔬菜病害防治图册[M].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范秀伟.朝天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1):84-85.
  [4] 张红,庄宏萍,宋柏,等.朝天椒丰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6):18-1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