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阜新市特色农业发展原则,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组建和培育各级各类专业协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指导作用等内容。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原则;对策;辽宁阜新
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区域与资源优势条件下,通过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多功能服务,形成具有明显特色、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与服务体系[1]。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些年来,随着阜新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地区涌现出很多不同于传统耕作农业的新模式新气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特色农业经济。
1发展特色农业的原则
1.1突出区域特色,选准主导产业
要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并注重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的协调发展。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抓1~2个产业进行重点开发,切不可面面俱到。
1.2发挥产业优势,兴办龙头企业
产业优势是建设龙头企业的条件,只有在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龙头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在优势中发挥龙头作用。兴办龙头企业要循序渐进,优先在成熟的产业中推进。
1.3围绕当地资源建设产业基地
基地建设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龙头企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产业基地建设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系列化服务的要求来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又要重视“高起点、大规模”的发展模式。
1.4根据区位条件培育市场体系
市场建设是特色产业的组成部分,其辐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基地的生产、企业的加工和整个产业链的运转。一是针对区域内人口分布的情况建设各级农贸市场。在城市中心区建设中心农贸市场,在城市其他区域和县域建设二级农贸市场。二是根据区域外农产品生产市场情况建设各类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据该地区生产的优势农产品情况,围绕某项农产品生产规模,吸纳当地生产者进行批发,吸引外地经营者到此交易。三是面向更大范围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将地区内生产的所有优势农产品集中于此,并吸引地区外的客商来此,采取现货批发、期货、网购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易。
2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
2.1组建和培育各级各类专业协会
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是在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中,发挥了聚合作用,把分散的农户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农户能够依靠整体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降低了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和成本,增强了竞争能力。二是在农户与工商企业的关系中,发挥了纽带作用,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谈判地位,有利于保护农户的利益。三是在农户生产过程中,发挥了服务作用,向农户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很多,但最现实、最实用的形式是农民专业协会,其主要模式有[2]:一是能人带动型。二是资源组合型。劳动力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品种资源及市场等资源的相互作用,构成产业资源,或形成产业优势。三是公司服务型。主要是指专为特色产业服务的企业化运作的流通企业,是承担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桥梁纽带,既为企业服务,也为基地农民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国家各级涉农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上的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3]: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逐步形成产业化。即由单一服务支农和单一形式的内容,向服务的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成为与其他产业并行的产业。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逐步实现企业化。即在经营方式上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实体。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逐步形成网络化。即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服务体系。
从当前现代农业需要看,要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拓宽服务领域,从目前的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扩展。二是完善服务机构,加强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尤其是基层农村服务。三是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等多种形式。四是改变服务性质,逐步实现有偿服务,提高服务主体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2.3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指导作用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4]。首先,制定重点产业发展目录,根据当地区资源优势,确定其重点发展的若干产业,并提出其发展的导向规划,从而指导区域内外企业或个人的投资行为。其次,制定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对重点发展的若干产业,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信贷资金的支撑作用和税收杠杆的纽带作用,推进重点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在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起主要作用,在小型设施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利用政策手段调控产业的导向,以引导和吸纳域内外资金投入特色产业,解决特色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实施“一站式”办公,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挂牌保护,对特色农产品流通建立绿色通道,强化软环境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最好的投资创业条件。四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根据产业发展建立职责分明、目标量化、奖惩分明的专业办公室,就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等环节要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落,并强化政府督查工作力度,定期调度进展情况,采取得力措施,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
参考文献
[1] 郭振宗.有中国特色农业企业化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08(7):121-123.
[2] 孙斌.对现阶段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54.
[3] 文学禹.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与对策[J].湖湘论坛,2009(1):83-84.
[4] 沈彬.浅谈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的思路与对策[J].河北农业,2007(1):40-4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