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濉溪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现状,指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为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健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濉溪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具有许多重要的利用价值[1]。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公路交通和航运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舆论关切的热点和难点。现将濉溪县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情况介绍如下。
1濉溪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濉溪县以粮食种植为主,每年粮田面积11.67万hm2左右。全县每年生产近200万t秸秆。据调查,这些秸秆多数进行了青贮、还田,但仍有大约2/3的秸秆尚未得到利用,特别是联合收割机收获还田后的秸秆由于粉碎不细,影响耕播而焚烧。
近些年来,县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非常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青贮氨化技术、秸秆加工颗粒饲料技术、秸秆生物有机肥料技术、秸秆生产食用菌、秸秆气化、秸秆生产木材、建材等机械化技术,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验,主要是政府重视,行政推动;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疏堵并举,相互促进;财政补贴,政策拉动;宣传培训,提高认识。促进了秸秆利用工作的开展,肆意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秸秆综合利用量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09年全县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 000余台,实行小麦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玉米联合收割机150余台,都配备秸秆还田机,实行玉米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机2 000多台,秸秆饲料粉碎机2 500余台,各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5.33万hm2以上。
2存在的问题
濉溪县虽然在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尚未得到利用的秸秆数量仍然较大,秸秆焚烧仍是有禁难止,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部分镇村领导对此不够重视。由于此项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畏难发愁,措施不力,任由农民自由处理秸秆,对肆意焚烧现象不管不问。二是许多农户近几年烧玉米秸秆已经形成习惯。虽然农户已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弊端,但由于还田秸秆粉碎过长,不便于耕播小麦,再粉碎1遍又要增加成本,不如焚烧省时省力省钱,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农机手由于利益驱使,将联合收割机后面带的还田机上的刀具卸掉一部分,以利于快档作业,从而减少油耗和机具磨损,增加作业收入。从而导致作业秸秆切碎较长,秸秆还田质量差,影响了小麦的常规播种。
农户焚烧秸秆,导致田野烟雾大,引发严重后果。一是秸秆焚烧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对环境造成污染,致使城区内弥漫着刺鼻的烟雾味道,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二是秸秆烟雾笼罩着机场和高速公路,造成公路关闭,航班延误,以致交通事故增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秸秆焚烧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破坏了土地生物系统的平衡。四是有的农作物秸秆堆放于地头、场院、公路两侧和房前屋后,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阻碍了公路交通,而且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成为引发火灾的一大隐患。
3.1切实搞好宣传发动,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
秸秆还田与禁烧关系到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还关系到环境保护、群众生活、公路航运交通等诸多方面,各级领导都应对此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切实把秸秆利用与禁烧工作做好。一是通过相关会议、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要立足一个“早”字,早发动,早造声势,早抓落实。层层发动有个过程,最好能做到在三夏、秋收前村一级就已经发动好,落实好。二是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车、明白纸、标语口号、村广播喇叭等形式,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切实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认识,明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好处、做法和要求,包括政策、处罚措施等,让农民把好秸秆还田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三是大力宣传执行秸秆还田标准,提高秸秆还田质量,除各种媒体宣传外,要把秸秆还田的质量标准(秸秆粉碎长度在10 cm以下)固定在每台联合收割机和秸秆还田机上,促使机手遵照执行。还田质量达不到标准,农户有权不交作业费,待重新作业达到标准后再行交费[2]。
3.2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划定禁烧重点片区
秸秆禁烧工作应实行“疏堵”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采取各种有利措施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政策,以确保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部门应实行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特别是要强化乡镇、村级的管理,重点发挥乡村两级的突出作用,抓好人员、地片的落实。此外,还应重点发挥各级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环保、公安、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要配套联动,各负其责,不仅要搞好秸秆的综合利用,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焚烧秸秆的行为依照现有法律进行必要的处罚。
秸秆禁烧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应重点控制,逐步扩大。建议重点禁烧的范围在济青高速公路两侧2 km和主要城区周围的乡镇地片,其他地区也要同时按要求抓好,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全面禁烧。各级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重点对秸秆还田、秸秆青贮进行补贴。建议收获后的作物秸秆还田补贴300元/hm2。通过行政干预和财政补贴政策,加大秸秆还田和禁烧的奖惩力度,形成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3]。
3.3努力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联合收割机收获后的秸秆还田面积较大,约占全部粮食种植面积的60%以上。因此,要想根本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必须重点抓好联合收割机的秸秆还田质量问题。过去的秸秆还田机结构不尽合理,作业质量差,秸秆粉碎质量不高。近2年外省出现了结构较为合理的秸秆还田机,还田质量好。玉米秸秆要想粉碎细碎,应连秸秆带土一起粉碎,作业负荷大,因此要重点发展51.45 k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当前,在濉溪县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增加1遍秸秆还田的方法,即“二次还田”。其作业工序是: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用秸秆还田机再粉碎1遍还田—旋耕—用圆盘式小麦机播种(不耧秸秆和杂草)[4]。
3.4大力发展畜牧业,消化更多的玉米秸秆
濉溪县近些年来一些乡镇大力发展畜牧业,玉米秸秆大多被用来当作饲料,并从周边区县调运,因此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解决得比较好。从周边调运玉米秸秆路途较近的尚可,路途较远的常因运输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随着濉溪县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玉米秸秆“过腹还田”。
3.5积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可减少水分散失,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耕作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濉溪县保护性耕作项目国家已经立项,下一步将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利用玉米秸秆制作颗粒饲料、生物肥料、木材、建材、燃料等,发展前景广阔。但这些技术由于投资大,成本高,推广较慢,消化秸秆较少。随着濉溪县农用科技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步伐将会加快。
4
参考文献
[1] 杨春和,张爱军,白晓龙,等.汽爆技术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99-16101.
[2] 马占,郭善民,孙泓生,等.南阳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建议[J].作物杂志,2008(6):77-79.
[3] 海生.农作物秸秆利用[J].湖南农机,2009(1):31.
[4] 何振刚,张小甫,田福平.天水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开发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8):44-4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