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区试工作经验的总结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439 日期:2024-06-11 来源:论文网
摘要总结了做好玉米田间试验的经验,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田间收获等内容,以为基层区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田间试验;经验
  
  玉米区试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参试品种科学评价的公正性;认真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不仅是对育种者、农民、用种者负责,也是每个区试工作者的职责。
  1播前准备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周期长、品种类型多、人为操作因素不一致等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作为试验人员,播种前要全面了解试验方案中的具体要求,熟练掌握每个操作细节。选好试验田,对照方案核对种子,检查所供种子与方案是否一致,并及时剔除霉变病粒、虫粒、烂粒和秕粒,在日光下晒种1~2 d。同时,做好田间准备工作。试验田应选在肥力均匀、土层厚度一致、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四周地面开阔(没有树木、房屋、高压线杆等障碍物)、前茬作物布局一致、未做过试验的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耕翻平整、拉线起埂、平整畦面,达到地面平整、田埂顺直、上虚下实的整地标准。播种前,还应按方案要求规划好小区,划出走道、保护区,插上小区标牌,以备播种。
  2播种
  播种是做好田间试验的重要一环。播种时,按方案种植图逐小区分发种子;发完后,逐区检查每区标牌与种子袋、方案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再逐小区开沟,按标尺位置点播,或不开沟带尺点播,或由机械定行、定穴播种。应力求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每个重复处理必须当场播完,每个试验应力求当天播完。
  3田间管理
  3.1除草
  出苗前,用40%乙莠水悬乳剂3 kg/hm2对水300 kg/hm2充分搅匀,用弥雾机喷施,一般在无风天气下喷施,尽量做到不重喷、不漏喷[1]。如苗前未喷除草剂,应在苗后2~4片叶时,用50%都阿合剂22.55 L/hm2对水750 kg/hm2,或用克无踪2 250 mL/hm2对水750 kg/hm2,定向喷雾在玉米幼苗根部周围地表上,避免将药喷在玉米茎叶上,以防发生药害。也可用4%玉农乐、青岛玉成、金尔农母Ⅱ号等新型除草剂防治。防治田间杂草要与人工拔草相结合,一旦杂草长出,应及早拔除,要求全生育期田间无杂草,以防出现草欺苗现象。
  3.2间苗定苗
  玉米出苗后,3~4片叶间苗,5~6片叶定苗[2]。间、定苗过晚,容易造成植株拥挤、互相遮光、争夺水分和养分,影响植株发育。要按试验规定密度留苗,如有缺穴,应在邻近处留双株。
  3.3科学施肥
  玉米试验田土壤肥力应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实行科学施肥。避免前期徒长,拔节过快,导致后期倒伏。一般宜采用前轻后重式2次施肥法,在拔节期追施总肥量的30%~40%,第1次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总肥量的60%~70%,以尿素等速效氮肥为主。施肥按每公顷计划施肥量算出每小区、每行施肥量,做到分行称重,开沟或定穴均匀施入,然后覆土盖实,或用单腿耧人工拉耧施肥[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4及时浇水
  玉米播后2~3 d,若墒情不足,应及时浇蒙头水。施肥后,应根据玉米长势、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要适当蹲苗。拔节后期,玉米进入雌雄分化、抽雄授粉阶段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灌浆期至成熟期需水量逐渐减少。
  3.5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褐斑病、纹枯病、茎腐病。
  4田间记载
  做好田间记载是田间试验的重要一环。每个技术人员,都要熟练掌握不同试验的记载项目和标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的时间和标准,逐日进行调查记载。
  5田间收获
  5.1玉米成熟标准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2006年3月15日重新发布的“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指出小区90%以上果穗的籽粒出现成熟黑层的日期即为成熟期。
  5.2准确收获
  收获时,应先取10穗考种样。取样应取中间行,去掉临近走道2株,从生长均匀、穗大小一致的连续10株中抽取10穗装入考种袋,然后再收其他计产。在田间应剥掉苞叶花丝装入计产纱袋,袋内装2个牌,袋口扎1个牌。要有专人检查每个小区是否收净,收获的株数、穗数与调查数是否一致,填写纸牌与田间插牌、种植图是否一致,袋内装牌与袋上挂牌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运回称量鲜重后再晾晒。脱粒后晒干、称重,测出水分,准确考种计产。
  6

参考文献


  [1]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8):21.
  [2] 孙凤,于占国,张凤.玉米大垅双行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90.
  [3] 司书丽,刘晓萍,谢虹,等.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株型性状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9,24(12):57-61.
  [4] 段鹏飞,刘天学,李潮海.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玉米品种多因素综合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4-1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