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大棚早春丝瓜—秋大白菜—冬莴苣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丝瓜;大白菜;莴苣;栽培技术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采用大棚丝瓜收获后接茬露地大白菜,大白菜收获后接茬大棚莴苣,莴苣收获后再接茬大棚丝瓜的周年种植模式,已经形成200 hm2的种植规模,产丝瓜75~90 t/hm2、产值逾9万元/hm2;产大白菜60~75 t/hm2、产值3万元/hm2以上;产莴苣75 t/hm2左右、产值10.5万元/hm2左右。此模式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产值高、效益高,2009年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园艺处列为全省22个高效设施园艺示范创建项目之一。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丝瓜于1月下旬播种育苗,3月初定植,8月上旬收获结束;大白菜8月中旬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结束;莴苣9月下旬异地育苗,11月中旬定植,翌年2月中下旬收获结束。此种种植模式时间安排较紧,要掌握好2点:一是播种育苗和定植要适时。如播种育苗过早会造成丝瓜的烂种、苗期猝倒病以及秧苗受冻害风险的增加,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的大发生,莴苣因苗龄过长造成的高脚苗;如播种育苗过迟则对下茬产生影响。二是及时清理茬口。
2早春丝瓜栽培技术
2.1培育壮苗
丝瓜选用早熟、优质、抗病、高产的五叶香、江蔬一号早丝瓜等品种;于1月下旬用大棚套小棚营养钵电热丝加温育苗。播前把丝瓜种子放在55 ℃温水中浸烫20~25 min,搓掉黏稠物,捞起后再用清水浸6 h,然后晾干待播[1-2]。每钵播2粒种子,播后盖1 cm厚的营养土,浇足水,浮面盖上地膜,再支起小拱棚。在播种后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5~30 ℃;播后3 d,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18~20 ℃;70%出苗后将温度降至15~20 ℃,防止高脚苗,心叶出现后将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出苗后及时去除地膜,齐苗后适当降低温度,苗期40 d。
2.2适时定植
丝瓜定植时正是寒冷的冬季,要采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或双层大棚加地膜栽培,定植前1周盖好大棚膜,提高棚内温度,应选择冷尾暖头进行定植。丝瓜苗3叶1心时定植,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早期产量和效益,各地丝瓜栽培的密度差异较大,海安县一般采用行距120~150 cm,株距40~50 cm,定植双株,栽3.6万株/hm2左右。定植后盖好小棚膜,活棵前不通风,尽可能将棚温控制在25 ℃以上。活棵后,棚温达到25 ℃以上时进行适当通风。
2.3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丝瓜施腐熟鸡粪30 t/hm2、复合肥(15∶15∶15)600~750 kg/hm2;丝瓜一般追肥2~3次,分别在采摘根瓜时追施尿素225 kg/hm2加硫酸钾肥300 kg/hm2,盛果期追施尿素300 kg/hm2,中后期视生长情况[3],追施尿素150~225 kg/hm2。丝瓜需水量较大,而且较耐旱耐湿,定植时浇足底水,苗期一般不浇水,盛果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天不下雨时,一般5 d左右灌1次水,采用沟灌,晚上将沟灌满水,任其自然落干,如第2天沟内还有余水将其排出。
2.4病虫害防治
防止丝瓜育苗时烂种,主要措施是播后3 d内尽量提高棚温;防治丝瓜苗期猝倒病,床土要消毒,出苗后及时通风降低湿度,防止瓜苗徒长,培育壮苗,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防治;丝瓜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温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喷施防治;丝瓜白粉病用20%粉锈宁乳油1 000倍液,或粉锈立克600~800倍液防治。主要虫害为蚜虫,用90%万灵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重点喷洒叶背及嫩梢。
3.1播种
大白菜选用抗病、高产的中熟品种,如87114、改良青杂三号等;于8月20日左右采用直播,用种量1.2~1.5 kg/hm2,每穴播3~4粒种。播种时如果土壤较干,可在播种穴内预先浇水再播,播后覆土0.5 cm,出苗后应分别在二叶期、四叶期、六叶期各间苗1次,第3次间苗为定苗。大白菜的行距为60 cm,株距50 cm,栽3.0万~3.3万株/hm2。
3.2田间管理
大白菜基肥施腐熟鸡粪30 t/hm2、复合肥(10∶8∶7)750 kg/hm2、碳铵750 kg/hm2或尿素225~300 kg/hm2;大白菜在开始包心时追施尿素300 kg/hm2左右,也可在苗期或莲座期视长势追施提苗肥或发棵肥[3]。大白菜苗期浇水2~3次,莲座适当控水蹲苗,包心结球期供应充足的水分,天旱时在包心初期灌1次水,以后间隔7~10 d灌1次水,合计灌水2~3次。秋大白菜软腐病可用98%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70%乙磷铝或58%甲霜灵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要从苗期防治,可用40%乐果500倍液喷雾。
4冬莴苣栽培技术
4.1育苗定植
莴苣选用优质、抗病、耐寒、高产的冬青等品种。播种苗床地一定要精耕细作,播种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定植大田用种750 g/hm2左右,播后撒1层薄的营养土或用扫帚轻扫畦面,将绝大部分种子盖没即可。然后在畦面覆盖遮阳网,以保湿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遮阳网,并在畦面上撒些营养土,避免幼苗根系过多外露。苗龄35 d左右、秧苗有5~6片叶时为定植适期。莴苣株行距一般为30 cm×30 cm,栽10.50万~11.25万株/hm2。
4.2田间管理
莴苣采用大棚栽培,定植后为了促进活棵,将棚温控制在25 ℃左右,活棵后棚温不能高,要加大通风,将棚温控制在15~20 ℃,做到控温促叶壮棵,防止过早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4]。莴苣基肥施腐熟鸡粪15 t/hm2、复合肥(10∶8∶7)750 kg/hm2、碳铵600~750 kg/hm2或尿素225 kg/hm2。莴苣在定植活棵后用人畜粪15 t/hm2追施发棵肥,起薹时追施尿素225 kg/hm2加硫酸钾肥150 kg/hm2,莴苣在缺硼时易引起茎裂,应用0.3%硼砂根外追肥1~2次。莴苣一般在起薹时视土壤干湿情况灌1次水。大棚莴苣霜霉病可用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2.20%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莴苣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轮换使用防治。
5适时收获
各茬进入收获期后,可根据市场的行情和下茬的育苗准备情况,灵活调整收获清茬的时间,确保不影响下茬,从而实现高产高效。
6
参考文献
[1] 程湘虹,丁建明,李产祥.大豆/丝瓜—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8(6):45.
[2] 吴玉珍,杨云娣.番茄—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5(2):42.
[3] 柏玉霞,杨桂荣.夏秋大白菜丰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1):17.
[4] 颜琴,周成刚.大棚冬莴苣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9(8):69-7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