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练习作业设计中的一点体会。
我班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都是一小黑板题,一般3、4道题左右,学生大约在10到15分钟就能完成,这个作业是我针对当天所学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己设计或收集的练习题,其中至少2道是关于新学知识的巩固,另一道或两道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练习题。下面我就谈谈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一、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每天回家都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养成天天做作业的习惯,这个作业量小,不会给学生增加过重的学习负担。家长看到学生作业,知道当天所学的内容,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给学生一个巩固复习知识的过程
书上的练习题及练习册,学生都是在学校就能完成了,回家的作业如让学生自己复习,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那就是没事做,没作业,他们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复习。学生们常有这样的现象,在学校,学生看似对当时老师所教知识也掌握,因为模仿着刚讲的作业做,但第二天问及他们时,却一点也记不得了。如能回家后做做练习,就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知识交替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
学生学习数学,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某个数学知识有一个表象认识,然后在多次反复应用中,加深认识,逐步形成他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这样就达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周期反复再现。例如,在教学新内容时,练习题中要适当穿插一些前面学过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反复接触的机会,寓复习于平时的练习中。根据人的遗忘规律,新学的内容,反复再现的周期要短些,然后逐步放长,熟练的内容,反复再现的周期就可以更长一些。
四、练习设计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式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今天学习乘法应用题,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用乘法做,明天学习除法应用题,又会认为题目都是除法题。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学生在解题时,新旧知识容易相互干扰。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后,有些同学就会分不清什么时候求周长,什么时候求面积,因此设计练习时,就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题目,让学生辨别、判断、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五、设计要考虑数学作业的特点
设计作业时要考虑数学作业的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做到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点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设计适合学生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数学练习作业设计的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