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的翅膀有目的的飞翔——基本形绘画法心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6622 日期:2023-11-07 来源:论文网
【摘要】幼儿绘画活动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于一体。教师在绘画启蒙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特点,引发幼儿的想象,树立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提高绘画的技能,提高幼儿绘画信心,推动绘画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基础训练;正确引导
【Abstract】The baby drawing activity is in itself a comprehensive activity. Melts the intelligence factor and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 in a body. The teacher in the drawing initiation process, should respect the baby the characteristic, initiates baby’s imagination, sets up interest which the baby studies, by the basic capability raise primarily, enhances the drawing in administrative levels the skill, enhances the baby drawing confidence, promotes the drawing educa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Fundamental training; Correct guidance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想象,挖掘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可是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时让幼儿自己独立临摹,幼儿会不知从哪开始,无从下手。尤其是画意愿画时,不知画什么好,有的幼儿在教师启发下,用语言描绘自己想画的内容,表现出很强的想象力,但真正动手画时,却不知怎样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后的画面与描述的出入很大,差强人意,甚至一塌糊涂。长此以往,不仅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更可能会扼杀幼儿刚刚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创造表现出来的前提和基础,但技能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儿童的特性和特点,予以正确引导,去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孩子一定的绘画技能与方法,提高幼儿“画语”表达力,让幼儿想象的翅膀有目的的飞翔。
  偶尔的一次上网,给了我灵感。我搜到有关画坛巨匠“达·芬奇”的一则小故事,大意如下:达·芬奇是意大利的-位著名画家,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留下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许多不朽之作,他之所以有如此非凡的成就,得益于他的老师独特的教法。据说,他小时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堂课就是画鸡蛋。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可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道:“别以为画蛋很简单,很容易,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在一千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例如把头抬高一点或把眼睛看低一点,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廊也大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他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画。一年,二年,三年……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堆得很高了。经过不断的勤学苦练,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终于成为卓越的画家。
  小故事里的一句话引起我特别的注意与思索——“即使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美丽而有趣的“形状”,“形状”是由物的形体结构、位置比例以及质感等因素构成。每一种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物体独特的“形状”即物体的形体特征,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征,使之相互之间得到区别。变换角度看,物体独特的“形状”又会有变化。我们对“形状”进行概括与归纳,形成了一个“基本形”的概念,如圆形:人脸、苹果、太阳:方形:课桌、书籍、电视机、房子等,因此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体的主要特征。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物体的形,学习用"基本形"去概括物体的形,对发展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绘画水平肯定有帮助,这也同达·芬奇画蛋(认真观察蛋形,表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蛋形的差异)异曲同工。这个想法令我兴奋,付诸实践:我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特点,以幼儿乐于接受的形式,将利用“基本形”去概括事物的绘画方法传授给幼儿,以充实教学手段来帮助幼儿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幼儿绘画水平,增强创造能力。

1线段训练,发展幼儿基本形绘画能力为了使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图形绘画方法,我将横线、竖线、斜线、折线、弧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基本线段集中起来,以游戏的形式教给幼儿,如带幼儿玩《线宝宝》的游戏:出示基本线段的图片,教幼儿认识“线宝宝”,先引导幼儿记住它们的名字和模样,再请幼儿为线宝宝画像,还可请幼儿想象一下线宝宝象什么?怎样把线宝宝打扮的更漂亮等。然后再教幼儿由线段组合几何图形。如两条横线、两条竖线可以组成长方形和正方形,两条横线、两条斜线可以组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平面几何图形,并学会运用这些基本形概括、描绘相关物体,如将房子概括成三角形的房顶,方形的房体,圆形的窗户等。这样不但学得快、记得牢,而且还锻炼了绘图能力。同时,还教给孩子绘画的构图技巧,识别冷暖色,学习搭配运用色彩,掌握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工具的绘画方法,每次课教新内容,新课与旧课承前启后。如在幼儿掌握基本形画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孩子对图形的组合能力,并加入一些不规则图形,每次课画新内容,由浅入深,每次课贯穿一个内容或主题,加上简单背景,初步引导孩子在背景、构图处理上融入自己的个性想法,形成完整的一幅画。在涂色技法上,由平涂、圈涂、交织涂色、混合重叠涂色等逐渐丰富起来,难度循序渐进的高上去。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独立能力。
线段是图形的基础,几何图形是抽象的思维结果,当幼儿运用这些线段及基本图形进行作画时,又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促其不断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基本形添画,激发幼儿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何在绘画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其想象力呢?我想到了基本形添画:首先给幼儿-个图形,要求幼儿以该图形为原型画出具体的图形,如利用一个圆形,经过向幼儿讲明如何添几笔使之成为-个物体后,幼儿很感兴趣的也来动脑筋“变变变”:有的在圆中间画几笔成为一张笑脸,有的往外边添画几笔成为一个太阳,有的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水果、一朵小花、一个小动物脑袋等;利用三角形添画出小松树、尖顶的小房子、蝴蝶结、戴帽子的不倒翁等;给出长方形,幼儿根据要求长方形可以画毛巾、汽车、冰箱、洗衣……等等;这些以简单的图形内外添画的方法幼儿感兴趣,也容易让幼儿自我表现,把他们平时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概括地表现出来,趣味性强,又具有开拓性。
  我还和幼儿一起玩轮廓添画游戏:指导幼儿把实物按在纸面上,按实物的轮廓描在纸上,然后让幼儿根据形状,想象像什么?再添画形象。如用五个手指张开描出轮廓,幼儿便想象画成小鸽子、小孔雀、五指山等,两个手指竖起来的轮廓画可想象成大白鹅、小兔、剪刀等,六角形积木可以画成雪花、六瓣花,小手指印可以变成小花、毛毛虫等等。还可用切开的青椒或藕的横切面,蘸上调有糨糊的色彩,在纸上压印,就形成了一朵朵的花。再用黄瓜切面蘸上绿色颜料压印,画出叶子,然后画上茎,这样就出现了-棵美丽的花草。也可以用海绵、瓶盖、笔套、纸团、玻璃球、水果、树叶等蘸颜色拓印在纸面上,让幼儿去想象,去添画。
  轮廓添画是基本形添画很好的延伸,因地制宜的利用-些简便材料,展示丰富多彩的图案世界,能让幼儿感受到更多的“形状”,有利于开拓幼儿独特的想象力,给幼儿以影响:绘画材料并不仅局限于画笔和颜料,“随心所欲不逾矩”,善于动脑,大胆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作为辅助工具来帮助绘画,运用身边的自然物、自然形,去发现美、创造美,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基本形组合,训练幼儿观察力在组织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物象进行观察、分析,用基本形去概括组合。如画小鸡,引导幼儿观察头、眼是圆形,身子是椭圆形,嘴是三角形,翅膀是弧线,爪子是斜线。观察被画物象什么基本形,使所画物象接近于幼儿所熟悉的图形,由复杂变简单,幼儿不再畏难,有了可画的兴趣,自己就能独立用几何图形组成一个画面。随着画面的不断复杂化,能很好的训练幼儿视觉的敏锐性,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
  又如给幼儿多个图形,要求幼儿进行组合:圆形和三角形、半圆形可变成小鸡,椭圆形组成小鸡的房子等等。这与上面的例子是逆向思维,需要幼儿将图形与平时观察到的物象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再现联系物象的过程,既会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又会激发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的兴趣,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在学会图形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请幼儿画出情节内容,幼儿就会感到得心应手。如请幼儿根据古诗《咏鹅》的内容进行绘画,我稍加指点启发,幼儿就会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鹅的事物,展开想象,利用椭圆形、三角形、波浪纹等大胆组合,创造出白鹅游水、荷花相伴,鱼嬉其间等丰富多彩的画面。这种训练也是促使幼儿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种良好手段。

4基本形发散,发展幼儿创造力在评价一幅幼儿绘画作品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创造力。可见,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形成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创造力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材料,选择能激活幼儿思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利用幼儿在数学课中认识的几何图形,以熟悉的基本形作为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材料。如:我先在不同位置画出两个大小不等的椭圆形,让幼儿看着椭圆形,启发他们联想,幼儿能想到是恐龙蛋、鸡蛋、镜子、西瓜、娃娃的脸等,接着就可以组织幼儿玩“蛋变了”的绘画游戏:大蛋和小蛋变出“电话线”,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发大胆想象发言,而后我会边说边画:“它们说,请老师当魔法师把我们变成长颈鹿吧……”添画上圆圆的眼睛,类似三角形的耳朵,细长的像长方形的腿,一只长颈鹿便跃然纸上。幼儿会I京奇的张大眼睛,兴趣昂然,再让幼儿以此为思维发散点,自己来当魔术师,想一想,能帮两个大小椭圆形变成其他的什么动物或物象?在我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孩子们纸上画的椭圆,有的变成了大公鸡,有的变成了小鸟,有的变成了大马,有的变成了节日的气球……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越变越开心,变出的形象也越来越多。孩子们不但掌握了椭圆形的基本画法,在画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拓展。
  又如教孩子画一张人物头像,可以先在纸上用不规则的线条分成几块,再在不同的几何图形中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最后用不同的颜色涂抹大大小小的几何形体。这样就打破了规规矩矩的绘画形式,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不断地进行创造,进行重组合。既认识了色彩,又锻炼了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还设计了“点、线、图形组画”的方法来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和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正确认识与应用,以基本形为基点,逐步发散,丰富思维材料,发展创造力。如教幼儿画《美丽的鱼》时,我就说:“左边点一点,右边点一点,上面弧线连,下面弧线连,成一大鱼卵。鱼卵咧嘴笑,长出圆圆眼,背、腹、胸、臀、尾,五鳍不可缺,啥样花纹画身体?请你试一试。”这样一只活灵活现的大鱼就画出来了。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利用点、线、图形组画的方法,在画鱼的基础上,逐步训练幼儿自编、自念、自画,创作其它形象。引导幼儿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进行创造性思维,有效地锻炼了幼儿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使幼儿的思维在创造性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再如教幼儿画“会变的云朵”时,观察变化的云彩时,就告诉孩子们云彩是“魔术师”,进而引导幼儿说出云彩会变成“小船、小白羊、大狮子……”生动有趣的语言,能使美术活动变得轻松愉快,再要求幼儿画出想象的云朵,并涂上漂亮的颜色。幼儿的画面不再仅限于白色或蓝色单调的云朵,而是有了五彩的云朵,载人、物的云朵,各种形状、不同模样的云朵等。画“有趣的母鸡”时,在我的鼓励、启发下,有的用椭圆形去表现,有的用半圆形去表现,有的用三角形去表现……这些有趣的活动无疑给幼儿提供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作为老师,就是要注意大胆地去启发幼儿创造,打破原来的“唯一正确的知识”定势,开拓到“敢于联想,敢于遐想,敢于创造”上来,万不可搞“唯一标准答案”。“方形的苹果”、“绿色的太阳”、“会飞的汽车”、 “倒挂的彩虹”……都是允许而且应大力赞赏的,因为创造是人类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总之,幼儿绘画活动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于一体。因此,我们教师在绘画启蒙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特点,从最简单的“基本型”入手,引发幼儿的想象,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从兴趣出发,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提高绘画的技能,提高幼儿绘画信心,推动绘画教育健康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