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聋校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这一概念,并从全面发展、综合发展、纵向发展三个方面阐释了“发展”的内涵,根据聋校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实施的三条建议。
关键词:聋生 发展性 语文 学习评价
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聋生进行学习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它对语文教学起到管理与指导的重要功能。对聋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可以更好的改进师生的教与学,完善课程教学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聋生的发展。本文针对聋校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这一概念,以供同行探讨。
一、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的现状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是针对我国现行聋校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传统的聋校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与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的片面
过分强调聋生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过分关注聋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聋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评价;对聋生的评价倾向于口语听力优势聋生,忽视语言基础薄弱聋生的潜在发展。
2.评价范围狭窄
对聋生语文学习评价仅限于语文知识掌握的考查,而忽视聋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聋生语文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对于聋生语文学习的特殊性把握不够,评价过程中不能突出聋生语言发展的主体地位。
3.评价手段单一
在聋生语文学习评价中,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的倾向;过分强调量化评价手段,忽视定性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
4.评价主体局限
作为学习主体聋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聋生语文学习评价呈现教师评价一元化倾向,不能从聋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综合评价聋生语文学习综合情况。
二、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基本内涵
针对聋生的语文学习评价现状,作者提出了“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这一全新的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在于突出聋生发展,促进学习评价对于聋生发展的作用。“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针对语文学习评价的客体而言的。评价者应立足于评价是为了促进一切聋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相信每一个聋生的发展潜力,呵护每一个聋生的自尊心,激发每一个聋生的上进心。对于聋生而言,由于智力、听力、家庭教育环境等诸多差异的存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聋校教师要承认每个聋生存在的差异、关注他们的差异。在语文学习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层次性评价目标适应他们的差异,设计不同项目、不同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一个聋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亮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于聋生激励功能,鼓励每一位聋生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潜力,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2.综合发展
“综合发展”是针对语文学习评价内容而言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点对于聋校语文学习评价同样是适合的,聋校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它在聋生语言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聋校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其中包括语言发展评价(手语、口语、书面语发展情况)、知识能力发展评价(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以及聋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在聋生语文学习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全面的评价取向,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既要对聋生产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与判断,又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进行分析与关注,既要看到聋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纵向发展
“纵向发展”是针对语文学习评价的个体而言的。旨在说明语文学习评价要淡化横向对比,强化纵向发展评价。在聋生语文学习评价中要摒弃以分数排名论次,取消班级内部横向比较,应以聋生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进行自身纵向对比。语文评价应详实记录聋生的发展进步历程,以促进聋生个体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从而及时调整自己学习方向与态度,以保障学习过程的良性运转。
三、发展性语文评价的实施建议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是对传统的聋校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这种评价方式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聋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之中,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发展性语文教学评价”呢?作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1.转变教师语文教学评价观念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需要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教师准确把握与定位。因此聋校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评价观念,以促进聋生发展为语文学习评价的立足之本,作为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的终极目标,构建以语言发展评价为重心;以知识能力发展评价为凭借;以学习过程评价为参考;以定性、定量多种评价方式为手段;以多元互动评价为主体的新型语文学习评价体系。
2.建立聋生语文学习档案
建立聋生语文学习档案不失为“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有效手段。聋生语文学习档案记录了聋生的成长过程,它的作用就是展示聋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在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中,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绝在外。而聋生语文学习档案却由聋生自主建立,学生成为档案内容选择的主要决策者,档案的内容可以是聋生自认为得意的作业,可以是对语文学习作品的理解,可以是随感而发的畅想,可以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是语文学习的自主评价。同时聋生语文学习档案也是教师与聋生联系的良好途径,是教师对于聋生语文学习评价的主要媒介。在聋校,小班额的教学环境,为聋生语文学习档案的设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语文学习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3.改革完善聋校语文考试制度
聋校语文考试是语文学习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聋校语文考试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能力环节上,这直接导致聋校教师死教书,教死书,聋校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靠死记硬背记住一些考试才能用得着的知识,而考试一过则一扔了之。要贯彻“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必须打破传统的聋校语文考试方式,突出考试的诊断和促进聋生发展的功能,帮助聋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聋校语文教师要大胆实行语文考试革新,实行多样化灵活化的语文考试,针对聋生自身特点增强考试内容的真实性、情境性,重视考查聋生的语言实际运用以及表达能力,同时在考试过程中关注聋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新课程 新理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55~200
2.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新探.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37~147
3.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主编.聋校教育教师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p33~37
3.张宁生主编.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p175~18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