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对运动是否有兴趣是提高健身效果的关键。如何把握“肥胖儿”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激趣方法调动“肥胖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己成为实施运动处方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2 激发肥胖儿运动兴超的主要方法手段
2.1 帮助“肥胖儿”克服心理障碍
有人认为,大部分“肥胖儿”都对运动有一种惰性,其实并非如此。对“肥胖儿”调查表明,90%平时爱好体育运动,只是由于他们在同龄人中很少有表现的机会,久之,“懒惰”现象产生,与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并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卑感。因此,要想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首先就要帮助“肥胖儿”克服心理障碍。不说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不用“肥胖”、“减肥”之类的词,而换成“超重”、“降体脂”等时尚语言;发现优点和点滴进步及时肯定与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在运动过程中,有意识安排竞赛、对抗性的活动,让他们去竞争,去发挥其潜力。这样会使“肥胖儿”的主动性、勇敢性、顽强性、果断性和自制能力大大增强,并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
2.2 优化和革新运动处方内容
根据学生的运动心理过程:运动知觉、建立表象、形成形象思想能力、产生情感、培养意志品质,注重在运动处方内容设计上下工夫,逐步以趣味性运动处方适应其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参与并热爱运动。
①变换练习法
在一定目标(如运动素质目标和运动强度目标)前提下,运用不同方法、手段和形式,使学生对运动处方产生更强烈的运动兴趣。例如将速度素质练习(运动强度150—160次/分)变成行进间高抬腿跑;变速跑;追逐跑;下坡跳;一级一级跑台阶;计时跑等等,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多种炼身方法,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②创设情境
针对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如故事情境、语文情境、场地情境及想象情境,通过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绘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入景动情,照理知味,引导学生兴趣指向运动处方内容,提高实施运动处方的效率。运动处方示例如下:A、情境的创设:用录音机播放枪炮声磁带创设战斗场面情境;B、情境的导人:教师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导人;C、处方内容:战斗准备(擦枪操)→进入阵地(走跑交替400米)→在枪林弹雨中穿过障碍(播放枪炮声,学生钻“山洞”、跨“小溪”、越过“独木桥”、攀爬“悬岩”)→>欢庆战斗的胜利(集体舞)。练习7—8次,间歇30”。
③充分运用新器材
一件新生事物出现必然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小学生对新的体育器材更会产生浓烈的兴趣,“呼啦圈”、“溜溜球”、“弹跳器”,曾倍受学生青睐;广大厂商为不断获得经济效益,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为最大限度调动“肥胖儿”的积极性,经常购置价廉物美的小型运动器材,既可丰富运动处方的内容,又可进一步激发肥胖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
④传统素质练习与体育游戏、活动相结合。
传统素质练习的炼身价值虽然非常明显,但显得枯燥、乏味,易使学生疲劳,不能坚持长久。为扬长避短,在运动处方中,采用传统素质练习与趣味性体育活动和游戏相结合。既充实了“运动处方”内容,·更提高了“肥胖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举例从略)。
3实施运动处方心理综合评价
参照孙长林、梁汝城教授的心理负荷评价方法,设计实施运动处方学生心理负荷量表(见表1),对学生注意力、情绪、意志三项心理指标进行观察计分,按四个等级分别作出判断:好(0.4—5)、较好(0.3—0.39)、一般(0.2—0.29)、差(0.1—0.19)。
4 结论经初步尝试表明,从激励肥胖儿运动兴趣出发,不断改进完善运动处方内容,在肥胖儿中实施运动处方是完全可行的。运用运动处方,不仅利于调动肥胖儿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健身娱乐效果,更有利于全面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这与当前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不无一致。因此,对于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处方的工作,理当进一步加以总结与推广。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表1 心理负荷量表
标准值 |
注意力 |
情绪 |
意志 |
好 |
自觉性很高 |
热情很高 |
意志力坚强 |
较好 |
自觉性很高 |
热情很高 |
意志力坚强 |
一般 |
有一定自觉性 |
有一定热情 |
意志力一般 |
差 |
自觉性较差 |
不热情 |
意志力不坚强 |
通过心理综合评价,学生在实施运动处方中所表现出的注意力、情绪和意志三项心理指标“好”占90%,“较好”占10%。学生对、“运动处方”很有兴趣,乐意接受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利于发展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苏志新.减肥妙法人民体育出版社
2、毛振明、杜俊娟.小学生体育考试与达标。人民体育出版社
3、中国学校体育.1999年第2期、第4期
4、孙长林;汝城.辽宁中小学体育改革1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