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成人发育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角膜曲率、厚度及眼压的对比研究,探讨成人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患者屈光状态的部分相关因素及与眼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等效球面值介于(+0.25DS~-21DS)的86例172只眼屈光参差的患者(19~45岁),根据参差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1.50DS~2.50DS,56例)、中度(2.51DS~5.00DS,25例)、重度(5.01DS,5例)三组,分别测量双眼角膜厚度、眼压、角膜曲率,将双眼结果进行对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厚度及眼压在统计学上相比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 成人发育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屈光性质与角膜曲率、厚度无关,角膜曲率和厚度这两种光学成分在形成屈光参差的过程中不起关键作用,也与屈光参差的程度没有相关性;双眼眼压一致性良好,与屈光参差程度无关。
【关键词】 屈光参差;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压
在眼的发育过程中,如果两眼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参差,一般规定低于1.50DS的屈光参差属于生理性的,而大于2.50DS的就有可能引起两眼融像困难[1]。本文通过测量已发育成熟的屈光参差眼球的角膜曲率、厚度及眼压,按参差的不同程度分为三组,对比研究部分屈光成分在屈光参差形成中的作用及眼压的相关性。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于我院验光门诊选择屈光参差度≥1.50DS,年龄19~45岁的患者86例,共172只眼,其中男性33例,女性53例,根据屈光参差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组,轻度为1.50DS~2.50DS(共56例),中度为2.51DS~5.00DS(共25例),重度为≥5.01DS(共5例),等效球面值介于+0.25DS~-21.00DS之间。
2.方法
用0.1%的脱品酰胺眼水进行双眼散瞳验光。每眼共滴三次,每隔10分钟滴一次,30分钟后由丰富经验的验光师进行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主觉验光。第二天复光后得出验光结果。使用德国ZEISS型号995的角膜地形图(HUMPHREY SYSTEMS)测量角膜中心曲率。直径为6 mm,每眼共做三次,取最佳图形做为资料分析。用美国DGH的角膜测厚仪来测量角膜厚度,共测50次,取平均值后记录。用日本TOPCON的NCT眼压测量仪共测量患者眼压三次,取平均值。据上述资料将度数高之眼与度数低之眼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果。
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61.63%的成人屈光参差发生在度数高者为右眼;屈光参差者中女性所占比例也为61.63%。轻度、中度、重度屈光参差患者的度数高眼与度数低眼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压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表1 成人不同屈光程度的屈光参差的两眼角膜厚度、曲率及眼压的比较(略)
讨论屈光参差是屈光不正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发育过程中,两眼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体厚度是决定屈光状态的三大因素[1],随着角膜和晶体的变扁,屈光力和眼轴之间维持着脆弱的平衡,当两眼球发育出现不平衡时,即可出现屈光参差[2]。本文通过分析成人发育性屈光参差患者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进一步验证决定生理性屈光参差眼屈光状态的部分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成人屈光参差患者的屈光性质与角膜曲率、厚度无关,角膜曲率和厚度这两种光学成分在形成屈光参差的过程中不起关键作用,也与屈光参差的程度没有相关性。由于研究条件受限,未能对眼轴及晶体厚度进行测量,因此推测两者可能对屈光参差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与张春起[3]、赫天耕[4]、陈翔[5]、汤萍[6]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表明若双眼角膜曲率及厚度不一致则发生病变可能性大,如圆锥角膜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可进一步了解疾病发生的进展过程。若24小时眼压差值超过8 mmHg,眼压超过21 mmHg或两眼眼压差值为5 mmHg时,应视为可疑青光眼状态[7]。本文通过测量生理性屈光参差两眼眼压并比较推测发生青光眼可能性。结果表明双眼眼压一致性良好,且与屈光参差程度无关。
参考文献
[1]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5,77.
[2]李凤鸣.眼科全书[M].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96.
[3]张春起.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眼球生物学指标测量[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4):235.
[4]赫天耕.屈光参差眼角膜地形图分析[J].眼科研究,2000,18(3):247-248.
[5]陈翔.儿童屈光参差的超声生物测定分析[J].眼视光学杂志,2000,2(1): 45-46.
[6]汤萍.学龄前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屈光结构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杂志眼科,1995,3(2): 73-75.
[7]李凤鸣.眼科全书[M].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