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396 日期:2025-11-0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抢救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以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病死率高,可达40%~70%[1],近年来,随着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动态观察,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我院1997年~2007年收治的11例HNDC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1例病人均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HNDC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2~75岁,平均60.9岁,60岁以上6例,无糖尿病病史4例,7例有1~5年的糖尿病病史,所有病例均符合HNDC的诊断标准[2]。入院前0~1个月有不同程度口渴,多尿症状或症状加重,并伴有食欲下降或厌食现象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脱水征。

  2.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血糖水平34.6~65.9 mmol/L,血 Na+138.4~179.2 mmol/L,血浆渗透压376.90~440.18 mmol/L,BUN 9.45~61.20 mmol/L,pH值6.90~7.41,尿酮(+)2例。
  
  3.结果

  本组11例中,8例存活,3例死亡,1例于入院12 h内死亡,另2例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病死率为27.27%。

  抢救配合  

  1.补充液体

  明确诊断后立即补液,积极纠正高渗状态,建立2条静脉通路,一条为静脉输液,另一条为输注胰岛素,补液量及速度视病人年龄、脱水程度、心脏功能进行调整。治疗开始时,均先使用生理盐水250~2000 ml,待复查化验回报,视血Na+、渗透压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低渗液。在静脉补液的同时早期留置胃管给予胃肠道补液,定时、定量从胃管内灌入饮用水100~200 ml/h,胃肠道补液总量占总补液量的2/5,以便较快地扩张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使血压及微循环迅速纠正,补液量需视失水程度,不宜太快太多,以免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当血糖下降至13.9 mmol/L时应开始补5%G.S和钾盐,同时暂停胰岛素治疗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应用胰岛素

  静脉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是目前治疗本症最常用的方法,以4~6 U/h持续静脉滴注,血糖无下降者用量可加倍,血糖降至13.9 mmol/L改为输5%G.S或5%G.N.S加入胰岛素(葡萄糖∶胰岛素为3~4g∶1 U),直至病人能进糖尿病饮食,改为餐前皮下胰岛素注射。

  3.积极治疗原发病、诱因及并发症

  积极早期治疗诱因和并发症为抢救本症的关键之一,结合抗感染、抗休克、支持、吸氧等治疗,尽量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测血压、脉搏、呼吸,每30 min1次,测体温每2 h测1次,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保持尿量>100 ml/h[3]。严密监测血糖、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每1~2 h测血糖1次,每4~5 h监测血钾、钠、氯、尿素氮1次,并计算血浆渗透压,为治疗提供依据。

  2.补液护理

  酮症酸中毒昏迷病人由于大量的酮体由肾脏排出,引起渗透性利尿,加之酮症时发生厌食、恶心、呕吐、通气增强、进食少,导致水分大量丢失和电解质紊乱,又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种应激因素作用,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故必须迅速纠正脱水和输入胰岛素。为此,应迅速建立2条或3条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4]。补液组选用大的静脉粗针头穿刺,补液总量及速度根据脱水程度、尿量、血压、心功能、电解质、血糖浓度而定,液体总量的1/3应于入院后4 h内输入,其余2/3在余下的20 h内补完,对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我们采用流质胃管灌注温开水,可减少补液引起的心衰或肺水肿的危险。

  3.胰岛素泵护理

  置泵时胰岛素泵针头宜埋植在不妨碍活动处,首选脐部外5 cm,因腹部皮下输注胰岛素吸收快,可更好的控制血糖,但要注意避开有创伤和瘢痕的部位。一般将泵置于袋中或装进盒内挂在腰部,避免被挤压或坠落,置泵后应经常巡视,避免折管、堵管,注意检查泵中胰岛素的剩余量和针头穿刺部位,防止针头滑出皮下,每日常规检查输注部位,观察有无红肿、出血,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更换输注部位[5]。熟悉胰岛素泵报警的常见原因,并能够及时处理。准确控制胰岛素入量和速度对治疗至关重要,采用小剂量胰岛素以4~6 U/h持续静脉滴注。应用血糖仪每1~2 h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输液速度,确保顺利平稳降糖。同时注意低血糖反应,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4.基础护理

  由于患者昏迷卧床,皮肤抵抗力差,故应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认真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眼睛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患者的原发病,给予相应的护理,并为病人提供整齐、安静、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

  5.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入院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随着患者病情稳定,神志转清,血糖控制,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他们讲解有关糖尿病知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便在执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中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因多数患者年龄高,身体基础状况差,帮助糖尿病患者家属了解糖尿病知识,关心帮助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随着胰岛素的广泛使用,仅让患者知道药物的商品名及外观是不够的,要让患者知道他们使用的胰岛素类型,使用时间及药效达峰时间,让患者更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血糖,通过教育,患者知道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食、外出时携带饼干、糖果等,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反应的重视程度[6]。护理体会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临床较少见,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50~70岁,但有少数病例可见于年轻患者或幼儿[7]。临床表现多样,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临床特点为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伴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通过对这类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本病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诊断、正确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属的照顾能力。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2-81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7.

  [3]祝鸣兰,慎建玉.垂体腺瘤术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5(17):392-393.

  [4]魏 杰.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病人的抢救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2007,5(2):36.

  [5]范 玲,严秀梅,沈 芸.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07, 21(4)下旬版(总第212期):1069.

  [6]邓 玲,范丽凤.50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运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教育的调查与评价[J].现代护理,2006,12(7):637.

  [7]史轶蘩.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84-139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