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补救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经常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失败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给予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补救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四联补救治疗,随访一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相当(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用药相对简单,病人依从性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案。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幽门螺旋杆菌;补救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1]。对其感染者,目前常用的根除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据2000年欧洲HP研究组推荐[2]的一线治疗方案,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当治疗失败后,主张给予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作为补救治疗。然而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依从性差等诸多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根治,因此,寻求更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或补救方案很有必要。笔者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用于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失败的补救治疗,并与欧洲HP研究组推荐的四联疗法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05~2007年87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均于胃镜下同时取胃窦部及胃体部的黏膜各一块,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且初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均为奥美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疗程14日,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快速尿素酶试验呈阳性。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5岁,其中消化性溃疡的病例15例,慢性胃炎29例;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9.0岁,其中消化性溃疡的病例14例,慢性胃炎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 mg bid、左氧氟沙星20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bid,疗程10日。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 bid、次枸橼酸铋120 mg qid、甲硝唑500 mg tid、四环素500 mg qid,疗程10日。
3.疗效判定
补救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镜下取胃窦部及胃体部的黏膜各一块,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者为根除成功,阳性者为根除失败,通过根除率评判该方案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在补救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0天,分别随访患者两次,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
观察组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在补救治疗结束后,第一次随访时失访,实际41例完成治疗,30天后复查快速尿素酶试验,38例为阴性,根除率为92.68%(38/41)。对照组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在补救治疗结束后,第一次随访时失访,实际39例完成治疗,36例补救治疗成功,根除率为92.31%(36/39)。两组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3,P>0.05)。
2.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腹部不适、恶心3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不振2例,恶心、呕吐1例,便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39)。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
讨 论
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约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90%~100%,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虽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稍低,也达80%~90%[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为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9倍以上[4]。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能使慢性胃炎胃黏膜炎症消退,消化性溃疡愈合,复发率降低。
自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医疗方案以来,其治疗已达成共识,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被认为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一线治疗方案。常用的抗生素有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但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耐药菌株的出现。邹军等[5]的研究显示替硝唑的耐药率是90.4%,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是11.5%,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是25%,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仅为1.9%,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同时耐药的为9.6%,而这些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均敏感,提示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药物,它是一种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杀菌活性,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效,且耐药率明显低于常规三联方案中的抗生素[6]。阿莫西林价格低廉,在酸性环境中稳定,耐药株较少。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通过提高胃内的pH值来增强抗生素的作用较h3受体阻滞剂更强。欧洲HP研究组Maastricht22000共识会议推荐,避免在一线治疗中应用甲硝唑,在治疗失败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20 mg bid、次枸橼酸铋120 mg qid、甲硝唑500 mg tid、四环素500 mg qid,疗程10日。虽然根除率与观察组相仿,但四联疗法给药方法复杂,治疗的依从性差。而观察组用药相对简单,患者易接受。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也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故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耗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J].胃肠病学,2005,10(supp10):58-59.
[2]梁晓,张丽,刘文忠.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新观念-Maastricht2-2000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2):745-748.
[3]杨冬华,陈旻湖.消化系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4]王伟岸,岳恒志.消化系疾病诊治新概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2.
[5]邹军,杨昭徐,唐明忠,等.幽门螺杆菌对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219-220.
[6]邹军,杨昭徐,覃卓明.左旋氧氟沙星抗幽门螺杆菌的实验室评价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0):1778-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