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君,刘霞,刘茜,刘雪萍,黄秋慧
【关键词】 护理技能;护理程序;考评方法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在护理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在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护士若能正确掌握护理程序的方法,就能灵活地判断出患者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符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中,既缩短了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又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利于形成护理专业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在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学中,笔者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院2006级护理大专班学生236人(共4班)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平均20.85±1.3岁,其中女生213人,男生23人。按班级整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人,女生105人,男生13人,平均年龄20.32±1.1岁,观察组118人,女生108人,男生10人,平均年龄20.17±1.4岁,两个组的学生文化基础、招生方式,前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相同。
2.方法
对同一主题的技能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操作流程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评分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操作规范》(第二版)的评分标准;观察组采用根据护理程序设计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护理程序要点为:护生在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环境情况,然后根据评估了解到的病人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接着进行规范化操作,操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包括了自评、操作终末质量、沟通、综合等。考评按护理程序步骤修订的标准评分:护理评估占10%,准备用物占10%,操作过程占60%,评价占20%。两组带教者及考评者均由护理系资深护理教师担任。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72.60±6.09分,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83.31±6.04分,两组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3.564,P<0.01),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讨论
综合技能是指运用基础和专科理论知识,分析患者健康问题、满足患者整体需要的综合护理能力[2]。在高等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训课仍停留在只对学生进行护理基础操作技能训练的水平,而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缺乏训练和考评[3]。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考评,从传统的单纯按操作流程教学及考评的方式转变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的综合技能教学及考评方式进行,效果满意。
【关键词】 护理技能;护理程序;考评方法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在护理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在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护士若能正确掌握护理程序的方法,就能灵活地判断出患者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符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和考评中,既缩短了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又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利于形成护理专业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在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学中,笔者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院2006级护理大专班学生236人(共4班)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平均20.85±1.3岁,其中女生213人,男生23人。按班级整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人,女生105人,男生13人,平均年龄20.32±1.1岁,观察组118人,女生108人,男生10人,平均年龄20.17±1.4岁,两个组的学生文化基础、招生方式,前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相同。
2.方法
对同一主题的技能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操作流程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评分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操作规范》(第二版)的评分标准;观察组采用根据护理程序设计的教学、考评方式进行。护理程序要点为:护生在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环境情况,然后根据评估了解到的病人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接着进行规范化操作,操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包括了自评、操作终末质量、沟通、综合等。考评按护理程序步骤修订的标准评分:护理评估占10%,准备用物占10%,操作过程占60%,评价占20%。两组带教者及考评者均由护理系资深护理教师担任。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72.60±6.09分,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均分为83.31±6.04分,两组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3.564,P<0.01),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讨论
综合技能是指运用基础和专科理论知识,分析患者健康问题、满足患者整体需要的综合护理能力[2]。在高等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训课仍停留在只对学生进行护理基础操作技能训练的水平,而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缺乏训练和考评[3]。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考评,从传统的单纯按操作流程教学及考评的方式转变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的综合技能教学及考评方式进行,效果满意。
1.传统操作流程教学、考评的特点
按照护理技能考评中百分制60分及格的标准,若单按操作流程考评的模式要求,学生的操作过程必须很熟练才能及格,这对学生来说要在操作过程中不丢分是很难的,因此,不但考评结果分数不理想,也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学生的能力,且用此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和考评,容易导致学生只关注整个流程,在操作中只动手不动口,不注意与患者沟通,缺乏语言配合,简单的解释也显得生硬呆板。由于忽视了病人的整体性,在操作中,不能灵活应变,当环境或条件发生改变时,仍然按平时训练的步骤进行,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是远不能胜任当今临床上针对不同病人、不同护理需求所提供的个体化服务。
2.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操作教学和考评的优势
(1)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实训教学。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长期以来围绕着功能制护理模式所形成的操作流程,已不适应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其操作考核与整体护理不一致的矛盾日益突出[3]。护理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护理技术的发展和护理知识水平的提高,护理学科与人文、社会、教育等诸多学科互相交叉渗透[4],过去我们按照传统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考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只要求能熟练完成操作步骤,不注意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病人的身心需求。
(2)提高沟通能力,强调人性化护理。病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人,学生的很多操作都是在模型人身上进行的,若不加强沟通能力的训练,机械和呆板现象就更突出,如在给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仍按常规对“病人”解释说:“请你配合一下”,这显然生硬而不符合实际。有些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偏重于操作而忽略了与“病人”的沟通,即重操作轻病人,由于临床知识缺乏,对病人的概念模糊,难以想象出病人的需要,所以当她们面对“病人”时,不能充分运用所学从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出发,找到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组织语言,尤其当学生们面对的是一个无生命的模型人时,交流的难度更大,有些学生甚至在整项护理中只埋头操作而一言不发。为此,我们在上课时,除了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外,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把模型人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病人来看待,甚至可以把模型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都能注意到了与病人的交流,在操作中不断观察病人的反应,询问病人的感觉及需求,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3)增强人文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护理程序有机地应用到护理技能训练和考评中,学生在操作中已不是单纯施行技术操作流程,而是在为病人施行操作的全过程中,注重病人问题的发现和解决[5],既强调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也强调护理操作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操作环境及病人对该操作的了解程度等,同时运用所学过的人文知识贯穿到操作的全过程,把对病人的关怀、责任放在操作的每个环节中,注意病人的反应,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强化技能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护理程序指导的综合技能考评,将操作技能考核与护理程序的运用考评相结合,能更加科学、全面地考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护理操作中强调整体性,不过分强调具体操作步骤,努力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使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学得活、记得牢,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这样的考评不失整体性和科学性,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提高。
我们把护理程序纳入到学生的技能训练及考评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实习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既巩固护生的理论知识,又使护生获得基本技能训练[5],由于在操作的全过程中注意了护理程序的应用,注意了与病人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普遍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好评。限于研究条件,本组未能继续对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追踪,故对学生在临床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技能操作的情况了解不够,这可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观察的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媛航.浅谈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14-315.
[2]蓝宇涛.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7 ,22(7):18-20.
[3]宋剑萍.护理程序在护理操作考核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 2005,18(3):31-32.
[4]俏静.结合美国护理继续教育模式加强在职护士业务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38-39.
[5]黄芳艳,潘小炎,韦桂源,等.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2(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