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科生临床实习前职业态度调查分析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265 日期:2025-11-0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职业态度;护理专业;专科生

职业态度是个人对某种特定职业的评价和比较[1]。良好的职业态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还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目前对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调查较多,但针对专科层次护生职业态度的调查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调查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2006级护理专业专科生职业态度的现状,旨在为今后教师在专科层次的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态度教育,增强护理专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在临床护理实习前2个月的在校二年级护理专科生232名,年龄19~22岁,平均20.85岁,其中女生213名,男生19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分3部分,共有37个条目,第一部分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家庭来源等;第二部为职业态度,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按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从积极到消极态度将每一成分的每个项目分为3个层次,即同意、一般、不同意;第三部分是对职业态度的深入态度。向护生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后,集中发放问卷,各自独立选择认可的选项,不记名,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32份,回收229份,回收率98.7%,其中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94.32%,本文对21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

  结果

  1.护理专科生对护理职业态度情况
  (1)认知因子调查的具体内容有:A入学时我对护理专业是了解的;B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接受高等教育;C护士有时能起到医生及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D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护理工作;E好护士应该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艺术服务。见表1。表1 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知识因子)调查情况(略)

  (2)情感因子调查的具体内容有:A入学前我就喜欢护理专业;B现在我喜欢护理专业; C我愿意刻苦钻研护理专业知识;D护理工作需要智慧、力量和爱心的统一;E从事护理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F毕业后如果有机会选择其他的职业,我还是选择护理。见表2。表2 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情感因子)调查情况(略)

  (3)行为因子调查的具体内容有:A毕业后,我愿意在护理岗位上努力工作;B基础护理很重要; C我愿意为患者热情的服务;D我愿意参加各项护理活动。见表3。表3 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行为因子)调查情况(略)

  2.护理专科生对护理职业的深入态度

  调查的具体内容有:A“护士今后的工作量大、繁琐、辛苦”你的态度是;B如果碰到类似“非典”这样的传染病爆发,有受传染的危险,你的态度是;C毕业后如果要你到艰苦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你的态度是;D“护士今后的工作要三班倒,作息不规律”你的态度是;E“护士经常要进行各种考试,精神压力大”你的态度是;F“临床护理工作,不断重复着病人的生活护理、躯体护理”你的态度是;G“护理工作经常和满面愁容的病人打交道,自己心理会很压抑”你的态度是;H“护理工作高风险,经常会碰到医疗纠纷”你的态度是;I“临床护理工作服务性强,人际关系复杂,有时病人及家属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你的态度是。见表4。表4 护生对护理职业的深入态度调查情况(略)

  3.护理专科生毕业后希望到的工作科室调查,见表5。表5 毕业后希望到哪些科室工作调查情况(略)

  讨论

  1.护理专科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较好

  护生一旦进入临床实习,便扮演着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代表医护人员甚至医院的整体形象,直接接触并操作于患者,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可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极大隐患[2]。从认知因子、情感因子和行为因子构成比中反映出大部分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是积极的。“现在我喜欢护理专业”,同意者36.11%,不同意者为7.87%,一般者为56.02%,与杨爱芳等[2]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临床护理职业态度调查中对护理工作喜欢者9.2%,不喜欢者30.3%,一般者60.5%比较,说明护理专科生比护理本科生具有更高的临床护理工作认可度。认可度高者可能成为今后护理工作的中流砥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认可度一般者仍然为主体力量,这部分学生呈一种观望态度,随着实习中对护理工作较深入的接触,可能转变为喜欢,也可能变为不喜欢,促进她们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应成为这两个月进入临床实习前教育和今后护理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重点。对于表示不喜欢护理工作的学生,应针对其具体原因,从摆正学生心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感。我院这几年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护理教育,为了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可度,从护生入学教育就开始进行护理道德教育;邀请我院优秀毕业生——全国抗非典英雄、优秀护士长张积慧回母校做事迹报告,激励了护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大一就开设有《医学伦理》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也从入学开始,每学期8学时,每年还举办业余党校培训班1次和主题党课教育4次,通过开展两课活动,护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每年开展大型的5.12护士节活动,包括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竞赛、护理礼仪比赛、个人才艺比赛、体育竞赛,汇报表演等,整个活动时间持续1个多月,极大地促进了护生自信心的发展和校内外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学院还要求护理专业任课老师在授课中注意贯穿临床现代护理理念和护理职业道德,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这些对我院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护理专科生具有较好的职业态度

  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关系到新世纪护理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是稳定护理队伍,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的根本之举。虽然护生在入学时抱着不同的想法入学,但认为“从事护理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占64.81%,一般者占31.02%,不同意者占4.17%,说明大部分护生因自身学历层次关系,愿意从事护理工作,并认为能实现自我价值,就业态度好。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每一个护士流失所造成的后果需要平均花费6886至15125美元来弥补(包括重新招聘,职业培训,其他人员替代工作等)[3]。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大专层次的护理教育,因为她们是保持今后护理队伍稳定的主流力量,让她们学有所用,在护理岗位上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3.护理专科生具有较好的敬业精神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护生能看清社会就业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毕业后我愿意在护理岗位上努力工作”同意者占70.83%,一般者占24.54%,不同意者仅占4.63%;当问到“如果碰到类似‘非典’这样的传染病爆发,有受传染的危险”的态度时,愿意接受者占64.81%,看看情况再说者占31.48%,不愿意者仅占3.7%,说明大部分人具有较好的敬业精神。下一步进入临床后,带教教师还应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氛围,使学生能顺利的适应工作特点,愉快地完成临床实习。

  4.护理专科生的择业观是较为成熟和务实的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大专护生的择业观越来越成熟、务实,经过2年的就业指导教育,她们接受了“先就业再择业”,“恰当定位、从基层做起”,“所学不一定所用”的务实择业观。从“毕业后如果要你到艰苦的乡镇卫生院工作”愿意接受者占29.63%,看看情况再说者占50%,不愿意者占20.37%,这组数据说明虽然很多人抱着希望毕业后到城市大医院工作的良好愿望,当不能如愿时,也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务实态度。“毕业后如果有机会选择其他职业我仍选择护理”愿意者占14.81%,到时看看情况再说者66.67%,转行者占18.52%,也反映出护生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她们能认识到大专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的平台,能接受“先就业再择业”,“所学不一定所用”的成熟择业观念,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5.教学上存在的缺陷与对策

  (1)护理专科生在选择科室上有畏难情绪

  从护生毕业后希望去的科室调查中我们看到,没有人愿意选择传染科,选择肿瘤科的只有1.39%,说明在这些专业课教育上还不是很理想,学生对在传染病房和肿瘤科工作状况不太了解,还有较大的忧虑和担心。教师应该在理论课和实践课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教会她们自我防护的方法,消除对这些科室的担心和害怕。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认为,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会塑造个体的职业兴趣。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从事某种职业,或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将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并坚持下来[4]。

  (2)护理专科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还存在缺陷

  调查中发现护生对“护士经常要进行各种考试,精神压力大”的态度,愿意接受者占40.50%,看看情况再说者占25.62%,不愿意者占33.88%,反映出她们护理理论知识水平方面的缺陷,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开展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病案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学生授课、写反思日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让护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学毕业之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取得职业成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护理专科生在校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挫折教育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调查中发现,对“护士今后的工作量大、繁琐、辛苦”的态度,愿意接受者占42.59%,看看情况再说者占50.93%,不愿意者占6.48%,对“护士今后的工作要三班倒,作息不规律”的态度,愿意接受者占49.59%,看看情况再说者占19.83%,不愿意者占30.58%,也暴露出护生的某些畏难情绪,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生活安逸,对艰苦工作环境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此要对大专护生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因为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在校期间还要加强挫折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在受挫时,能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遇到挫折,能诚实而平静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帮助护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一遇到挫折就盲目和冲动。只有当护生学会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具备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懂得珍惜和关爱时,才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工作,在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护理专科生对护理专业是热爱的,有较好的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国家教委应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护理教育,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专科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开展挫折教育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本研究仅限于1所学校,其代表性受限,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多校合作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影响护专生职业态度的相关因素和教育对策,为护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护理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68-169.

  [2]杨爱芳,王红,李萌,等.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临床护理职业态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31-32.

  [3]Jones CB.Staff nurse turnover costs[J].J Nurs Adm,1990,20(5):27-32.

  [4]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与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63-126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