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光烨 马科 岳燕军 王树信
【关键词】 美容;穴位埋线结扎;分枝杆菌感染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9岁,分别于20081017日、1027日、1103日在当地医院美容科行穴位埋线6处进行减肥治疗。埋线部位:脐上、下中线各两个穴位,腰骶部及左大腿屈侧各一个穴位。埋线材料:羊肠线。埋线方法:采用骨髓穿刺针将羊肠线取段送入穴位皮下组织。1120日后埋线部位起硬结,疼痛,逐渐出现红肿,自服奥硝唑和罗红霉素,症状无明显减轻,遂给与头孢哌酮奥硝唑静点,局部穿刺抽液治疗,红肿无明显减轻,于20081211日到北方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分别对右腰骶部、左腿皮下脓肿部位切开引流,口服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同时给予行切口换药,术中切口仍然有分泌物渗出,腹部相继出现多处硬结。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90114日到北方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基础外科治疗。查体:患者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脐上可见两处手术切口约0.5cm,脐下可见约0.5cm手术切口一处均未愈合,有淡黄色脓性液渗出,触痛不显著,无波动感,深压四周组织可见脓性分泌物外溢,脐两侧及左上腹均可见皮下硬结,无波动感,触痛明显。脐右侧硬结伴有局部红肿。右腰骶部可见约0.5cm手术切口,亦可见脓性分泌物外渗,无触痛,左股内侧可见约1cm手术切口未愈合,可见脓性分泌物外渗,触痛不显著。伤口切开或引流时,麻药作用效果不佳,自感巨痛。遂给予各个切口继续行切开术,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点治疗,并取三处(腹部、臀部、腿部)排脓后伤口基底部分泌物培养,结果均培养出快速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头孢西丁抑菌环直径18mm,庆大霉素抑菌环直径20mm,阿米卡星抑菌环直径20mm,环丙沙星抑菌环直径24mm,复方新诺明、利福平、链霉素、头孢菌素类均耐药。遂使用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乙胺丁醇联合治疗,15d后,局部感染得到控制,局部硬结逐渐变小,无新的硬结出现,随访基本治愈,至今无复发。
2 讨论
2.1 该病人为年轻女性,穴位埋线治疗减肥造成多部位的感染,由于早期未进行病原学检查,采取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虽然多次外科切开引流,均未能达到有效的控制,细菌培养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病原学诊断在本病治疗方面起关键性作用。
2.2 快速分枝杆菌的鉴定主要试验是抗酸染色和弱抗酸染色,首先要区别于诺卡氏菌。诺卡氏菌抗酸染色阴性,弱抗酸染色阳性,菌落较干、为R型。本菌革兰染色阴性,抗酸染色和弱抗酸染色均为阳性(如图1、2),菌落湿润、有油滑的感觉,菌落颜色为淡黄白色,大小为1mm,普通的营养琼脂、血平板、在4d均长出菌落,鉴定为快速分枝杆菌。
图1 抗酸染色图2 弱抗酸染色2.3 非结核分枝杆菌,特别是Ⅳ群中的快速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1]。对于偶发分枝杆菌或龟分枝杆菌等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感染,通常使用磺胺类、四环素类、红霉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2]。本菌体外药敏试验除头霉素头孢西丁有抑菌作用外,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的耐药,这也是本例病人治疗无效的重要原因,药敏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2.4 快速分枝杆菌感染是医院感染恶性事件的头号杀手,曾引起广州妇儿医院120名患者暴发感染和河北辛集医院的手术室感染,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医院带来了沉重的教训,美容院采用骨髓穿刺针将羊肠线穴位埋线减肥导致埋线部位均感染快速分枝杆菌,说明手术某个环节出现污染,应加强手术器械、材料消毒管理。我院针对此病人采取了严格消毒管理,未见其他人员感染。
参考文献
1 梁莉,张滢蓉,乐军,等.上海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趋势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95
2 倪语星,韩立中主译.陈民钧主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从抗菌谱到临床处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