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化学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20例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结果 16例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0.00%,4例失败后改行手术治疗。结论 对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做好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妊娠,异位/ 治疗;药物疗法;护理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腔以外任何部位的妊娠。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使异位妊娠得到早期诊断,为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时机。我院自2007年3月~2008年8月对2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年龄20~33岁,均有停经史,尿HCG阳性,B超检查确诊为宫外孕。入院检查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血液检查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血β-HCG&<2000u/L,包块直径&<3cm,无内出血及药物治疗禁忌证。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字为据。
1.2 方法
米非司酮25mg口服,每天2次,连服3天。甲氨蝶呤50mg肌内注射,每周1次。口服杀胚胎中药,每天1付。7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
20例患者中,有4例在观察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血β-HCG持续增高,附件包块未缩小或增大,改行手术治疗。16例治疗成功,治疗第1周血β-HCG明显下降,两周后大部分转阴,尿HCG阴性,盆腔包块明显缩小。
3 观察与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用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保守治疗的好处,介绍药物毒副反应。患者由于希望生育,或者担心保守治疗失败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而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安慰患者。并介绍疾病知识、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2 服药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向其说明米非司酮的服用方法及甲氨蝶呤的肌注方法。服药时不能同时服用水杨酸之类的镇痛药物,避免发生拮抗作用。用药后不能立即服用活血化瘀中药,以免造成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要向患者说明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病房,应安心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改变体位。保持大便通畅,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3.3 密切观察病情
①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变化。②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及腹痛的变化。③观察血β-HCG及尿HCG的变化:血β-HCG每周复查1次,尿HCG每2天复查1次,直至正常。④每周查肝功能及B超1次,每2~3天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情况。
3.4 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甲氨蝶呤的毒性作用较大,可引起心、肺、肝、肾功能的损害和骨髓抑制现象。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脱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炎等反应。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饭后漱口,早晚软毛刷刷牙。多进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对严重恶心呕吐患者,可肌注复方甲氧氯普胺。口腔炎患者可用0.02%呋喃西林液漱口,并涂碘甘油于患处。
3.5 做好手术前准备
患者用药后如出现HCG不下降或上升者,B超检查显示包块未缩小或增大者,应改行手术治疗。如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血压下降、胸闷、出冷汗、下腹疼痛加剧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等急性内出血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急救处理,并做好术前准备,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3.6 做好出院指导
血β-HCG转阴后,附件区包块往往需要2~3个月方可全部吸收[1]。应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禁止同房、盆浴1个月,定期门诊复查。有生育要求者月经干净后3~7天应来院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并避孕2年。
4 讨论
甲氨蝶呤杀胚囊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而免于手术[2]。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其具有强烈的抗孕激素活性,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使蜕膜、绒毛组织变性,LH下降,黄体溶解,胚囊坏死[3]。二者联合用药能更快、更有效地抑制滋养细胞增长,从而减少了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的危险。对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以及杀胚胎中药治疗,治疗期间,严密监测与细心观察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减轻痛苦,免除手术治疗创伤。保留女性生殖器官,有利于身心健康,且经济方便。
参考文献
[1]王佳智,罗焕俯,石一复.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C].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102.
[2]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4-111.
[3]张国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