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护理;高原地区
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高原地区整体护理向手术室拓展。各手术室普遍开展整体护理,以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探讨高原地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及意义,为深入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1 手术室护理模式的转变
1.1 传统的护理模式及内涵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场所主要局限于手术室内,主要工作是在手术室内配合手术,任务仅仅为完成手术的配合工作,护理工作以“手术”为中心。一旦手术结束,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传统的手术室环境相对隔离,很少与手术病人接触,再加上手术室护士往往片面地追求技术的熟练度,忽略了病人的身心反应,从而增加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之间的距离[1]。
1.2 护理模式的转变
手术室护理由单纯的术中配合护理向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扩展,传统的手术室护士隔离在手术室内终日与器械为伍,与病房护理脱节。而现代护理观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不仅仅是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性操作,而且要求护士走出手术室,与病人进行交流、接触。手术护士的角色不但是一个手术的配合者,而且是手术病人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对手术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即加强术前随访、术中关心、术后随访,帮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手术室护理由一般护理向专科护理扩展。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提高,对手术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新技术和新业务要求手术室护士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专科培训,从而使护理工作高度专业化[3]。
2 高原地区手术室整体护理
高原地区随着手术室护理内涵的不断扩大,手术室护理要求也相应增加,护理工作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并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
2.1 术前访视
1981年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2]。术前访视的主要任务是:(1)评估:患者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以及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配合的程度;(2)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的种类预测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病人的配合程度并使手术顺利进行;(3)术前指导;(4) 心理指导:高原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疾病和手式方式程度不高,因此焦虑较为明显。手术病人焦虑随着手术日益临近而渐渐增加,所以在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对病人主要亲友进行交谈对减轻病人的焦虑十分重要。通过术前访视,缓解病人焦虑心理,说明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的重要性,帮助手术病人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5)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指导: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术中的感觉及怎样配合手术。术中体位的合理放置,使手术野暴露清晰。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的认识才能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
2.2 术中护理
(1)术前30min手术室内的温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55%左右;(2)心理护理:病人入手术室是心理上最紧张的时刻。此时应由术前访视病人的护士热情友善地迎接病人,核对床号、姓名、清点由病房带入的物品,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消除紧张心情。对于特别紧张的病人,护士应站在其旁边,并予以安慰、解释;(3)洗手护士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及器械,提早15min上台,密切与手术者配合,力求做到稳、准、快,保证手术顺利完成;(4)手术室宜保持安静,治疗、护理有条不紊。护士的面部表情需要与职业有良好的协调性,不为情况所左右,要通过柔和、自然的表情来传递关心、同情和果断的信息。如果此时护士不适当的非语言信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打击;(5)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术前制订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准确记录护理记录单,及时提供、补充术中所需物品;(6)手术结束巡回护士认真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并护送病人回病房,向病房护士及病人家属讲述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予以一定的术后指导。
2.3 术后随访
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的环节,已成为手术室全面质量评价和手术全期护理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术后指导。术后随访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终末评价和全面反馈。术后1~3d,由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去病房随访病人。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2)术中舒适度如何;(3)是否存在由手术室引起的并发症(如有无应用电刀引起的皮肤烫伤;有无手术体位引起的压疮等);(4)了解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三个阶段,同时进行术后的健康指导,对于病人的疑问应耐心的说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后随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康复信息的同时,带给病人关心和问候,使病人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可以减轻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心理舒适度和康复信心。也使手术室护士确认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不断的调整或修改护理计划,以积累经验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2.4 开展手术室护理业务查房及手术室与手术科室的联合护理查房 手术室护理业务查房的内容 :(1)开展新手术病例查房;(2)开展大型抢救手术病例回顾性查房;(3)开展术中出现重要护理问题的病例查房;(4)选择急诊典型病例组织查房。联合护理查房:一般由病房护士准备病史、术前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手术室护士讲解手术配合过程,术中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再由病房护士介绍术后护理计划及健康指导。通过护理业务查房及联合护理查房激发了手术室护士学习热情,拓宽了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理论与技术,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突出了以手术病人为中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正在深入。促进了各科室间的交流,使病人存在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联合护理查房体现了对手术病人护理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动态性,使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3 高原地区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
手术室是对手术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治疗是对外科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及病人的预后[3]。对手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从单纯的“操作者”转变成“思考者”,并将健康教育纳入了手术室护士的日常工作,密切了护患关系。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在接近手术期,各种情绪不仅可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开展术前访视能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术后随访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提高满意度、心理舒适度和康复信心。
参考文献
[1]潭玉兰.围术期护理与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J].护理学杂志,2004,19(6):78~80.
[2]王芝芳,安锦慧,陈 静,等.相对固定洗手制度的临床实践[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1.
[3]戴红霞,高 超,张石红,等.109所医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20(2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