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 、急性胃粘膜损害等。而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更为凶险。同时肝硬化晚期常伴有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在内科治疗中对肝硬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就我院2006~2008年73例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73例,均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17例,年龄45~71岁,其中18例出现腹水,9例合并肝性脑病。
2 护 理
2.1 一般护理(休息、体位、皮肤)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质较差,应嘱其多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以利于肝病恢复,大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对于长期卧床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每天擦洗皮肤,预防褥疮发生。患者病情重,全身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应做好通风等环境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患者由于体力下降,卧床时间长,故应加强皮肤护理,故每日应保持患者身体的洁净,对于长期卧床者,可经常拍背,每3h翻身防褥疮。大小便失禁者,应随时更换或留置导尿,保持干爽,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保持床铺的干燥清洁。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受压部位出现红肿或褥疮。
2.2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病突然,失血量大,病情凶险,常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和肝性脑病[3]。(1)要禁食。出血缓解或停止出血24h后可以按医嘱进食流质,并逐渐加量进食。出血时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窒息。(2)密严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出入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皮肤变化、观察呕吐物及排便情况,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监测。并应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而发生肺水肿,重点监测排尿量。(3)协助医生插三腔二囊管。 插管前仔细检查,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作好标记,检查两气囊无漏气后抽尽囊内气体,备用。协助医生进行插管,留置三腔二囊管时要定时抽取胃内液体和血液,要观察呼吸是否通畅以及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同时遵医嘱定期观察三腔二囊管的位置。(4)输血、输液的观察。 急性出血期,根据患者脉搏、血压、尿量和血红蛋白来掌握输血、输液速度。如果脉搏在120次/分以上,收缩压<88mmHg,心功能好可补液300ml/h以上。在不用升压药的情况下,血压稳定在6h以上,脉搏<100次分,就应控制输液、输血速度,若为两条静脉通道,则累计输入速度70滴/分。
2.3 上消化道出血稳定期的护理
(1)饮食护理: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其基本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无刺激性、纤维素少饮食。适当限制动物脂肪。一般要求每日总热量在2000~3000 cal。并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的饮食护理。在出血后由于肝脏的进一步损伤,易于出现肝性脑病,应限制蛋白质或禁食蛋白质,还应注意盐(钠)的进食。一般钠限制在2.0 g/d,但在血钠偏低的情况下,可适当补钠治疗能增强利尿效果,预防腹水的产生防止低血钠诱发肾功能损害。(2)心理护理:出血不仅导致患者的生理变化,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与患者的主动交流,使患者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以配合治疗。呕血、便血时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应尽快清除血迹,避免恶性刺激。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切忌因忙乱而加重紧张气氛。用语、行表情关心、安慰患者,使其安静。对异常情况不要告知患者,减少不良刺激,消除心理危机。
2.4 出现腹水并发症时护理
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很容易出现腹水,对腹水的护理应该注意,每天做好测量腹围、体重,以便医生用药,如病人腹胀、大量腹水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脐疝时,宜采取舒适的半卧位,以使横膈下降,增加肺活量,减少肺淤血,有利于呼吸运动。排放腹水时应先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腹腔穿刺放腹水的目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配合,并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术中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配合医生进行局部麻醉,嘱病人放松。取少量腹水做生化及常规检查。术后嘱病人平卧4h,询问有无不适,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情况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发痒等感染迹象必要时纱布加压或用蝶形胶布固定。对于穿刺部位瘙痒、周围皮肤发红的病人,要告诉患者不要抓挠,给予碘局部消毒,预防出现感染。
2.5 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的护理
由于出血引起肝功能下降或行门静脉高压外科门体分流术后,均极易导致肝性脑病,其比例可达70%。早期往往出现昼睡夜醒,记忆力、计算力下降,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喜怒无常,随地便溺及向周围的人发脾气等性格行为改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此类行为的出现,以便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使病情得到及时处理。出现昏迷时,应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等,做好口腔、皮肤、呼吸道及泌尿道的护理工作。定期翻身防止褥疮的出现。注意防止病人舌咬伤,并对病人的病床加上床栏、保护带或固定病人,以防坠床。对于恢复期的肝性脑病的患者,指导其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饮食。
2.6 出院指导
指导和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关疾病的一般知识,学会自我护理的能力。向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并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懂得其中的道理,如腹水病人为何要限水、钠的摄入。注意饮食适当,出现柏油样大便和行为异常表示的问题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失代偿期患者为什么要卧床休息等。使之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有利于病情的稳定与好转。告知病人注意排尿量等。
参考文献
[1]王肃清,习 羽.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析布调查与防护[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64~65.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84~1889.
[3]李世芳.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2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