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刚,张世荣,岳代荣,李冬燕,聂川
【摘要】 目的 探讨正红花油外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对23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患者正红花油外涂治疗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痊愈6例(26.09%),显效13例(56.52%),无效4例(17.39%),总有效率82.61%。 结论 正红花油外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正红花油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一种无原发性皮损, 仅见瘙痒, 或伴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的皮肤病。中医称为“痒风”或“风瘙痒”[1]。中医认为, 本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与脏腑气血有关, 外因常与风、湿、热、虫相联。现代医学认为, 此病与内分泌失调、性激素水平低下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退行性萎缩等因素有关, 另外, 如糖尿病、贫血、肝胆疾病、肾病、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代谢障碍、变异性疾病、习惯性便秘以及心理性格等因素也与本病有关。西医治疗方法比较局限且普遍存在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的缺点。我们运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原理,采用正红花油外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的诊断标准:(1)皮肤瘙痒发生于老年人年龄60岁以上;(2)没有原发性皮疹;(3)可以继发抓痕,血痂,甚至苔癣化,色素沉着。其中伴有内脏疾病者9例,不伴有者14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61岁;男性15例,女性8例;病程最短11天,最长5年。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选用
品名:依马达正红花油。医药产品注册证号:ZC20050023,ZC20050024。香港地区总发行:香港联华药业有限公司。因该药价格比较高,市场上有一批仿制假冒产品,故临床应用时要保证所用药物为正品。
1.2.2 使用方法
根据临床报道,正红花油可能有过敏现象,故先取4层1cm×1cm大小的纱布用正红花油浸润,然后贴于患者前臂屈侧皮肤做斑贴试验, 48小时后查看,局部无任何反应者为阴性,如果表现阳性者不可使用正红花油治疗。所选23例患者斑贴试验都是阴性。使用正红花油涂搽患者瘙痒部位,每天2次。7天为1疗程,停用3天后,又行第2疗程。治疗周期共17天,17天后观察患者疗效,部分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已痊愈。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皮肤瘙痒症疗效标准。(1)治愈:瘙痒及皮肤继发损害抓痕、血痂、皮肤粗糙消失;(2)显效:无明显瘙痒,继发性皮损消退80%以上;(3)无效:瘙痒无减轻,继发皮损消退不足20%,治疗期间仍有加重。
2.2 治疗结果
痊愈6例(26.09%),显效13例(56.52%),无效4例(17.39%),总有效率82.61%。
2.3 典型病例
陆某,女,84岁,主诉:全身皮肤瘙痒不适1年余。患者诊断为糖尿病1月余,平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水平尚可,治疗前患者全身瘙痒难耐,全身可见大量抓痕、血痂,经上述治疗1疗程后瘙痒明显减轻,全身抓痕、血痂大部分消退,再治疗1疗程后瘙痒消除,全身未见明显抓痕、血痂,随访半年,未出现瘙痒。熊某,男,65岁,主诉:全身皮肤瘙痒不适近2年。经血常规、生化、肝功、血脂、血糖、胸片、腹部B超等检查后都未见异常。查体:全身未见明显皮疹,皮肤干燥,可见大量散在抓痕、血痂,部分皮肤呈苔癣样变,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经上述治疗3天后瘙痒减轻,全身未见新有抓痕、血痂,治疗1疗程后瘙痒完全消除,全身抓痕、血痂消退,苔癣样变皮肤逐渐恢复正常。出院3月后随访,未再出现瘙痒不适。
3 体 会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是瘙痒发生的重要原因,肌肤气血不和是皮肤瘙痒产生的病理基础,故治疗应从风、血两方面着手。老年人气血已衰,故出现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理主要就是气血虚弱,不能滋养肌肤,加上卫气不足,外受风邪蕴于肌肤,营卫不和所致。因此养血益气,疏风散邪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主要治法[2]。而依马达正红花油的成分有冬青油、桂花油、丁香油、香茅油、血竭、红花等。冬青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桂花油能散寒破结;丁香油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三药合用开启玄府,驱散风邪。红花辛散温通,活血祛瘀,通调经脉;香茅油疏风解表,祛瘀通络;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三药合用又共同发挥活血通络、散瘀止痒的功能,同时油剂可以滋润干燥的皮肤[3]。可见正红花油有止痒之功,故临床用于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有很好疗效,但因收集病例较少,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瑞,范瑞强.中医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22(12):2942~2495.
[2]王峰,刘毅,周迎春.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杂志,2005,21(5):26~27.
[3]王桂玲.汪 俊.正红花油外涂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30例[J].河北中医,2001,23(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