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放射科质量控制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077 日期:2025-09-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黄健,何开进,钟安军,杨毕军,刀成江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科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与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管理。方法 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医技人员对QA、QC认识,增强QA、QC意识。结果 我科从2002年3月起提出加强QA、QC管理,同年年底初见成效,次年6月全面实现甲片率40%以上,废片率控制在2%以下,诊断符合率达到92%的高标准。结论 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放射科QA、QC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 放射科;医技人员;QA;QC;甲片率

  我院为边疆二级甲等医院,长期以来,受当地经济文化影响,发展缓慢。近十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边疆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质量全面提高,医院建设日新月异。有着先遣部队和侦察兵美誉的放射诊断迎来了发展良机。现在,我院放射科有医师3名,技师3名。设备包括美国GE Sytec1800iCT机一台,德国SIEMENS Axiom Iconos MD数字化X线机一台,DigiArcTM100CB C型臂X线机一台,日本日立500mA X线机一台,上海医疗机械厂生产的500mAX线机一台,床旁X线机一台,战备携带式40mA X线机两台。Konica激光相机一台,Kodak DryViewTM8150干式胶片打印机一台。
  
  放射诊断是以放射影像为载体,以临床病史、主诉、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等病理生理特征为参考,通过医师的分析得出医学诊断的过程。这些影像或是数字的或是模拟的,或是二维的或是三维的,或是打印在胶片上的静止图片或是显示在监视器上的动态画面,尽管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为的因素。一张传统的X线平片同样凝结着一个技师的工作态度;一个三维重建的图像,更能体现出操作者的业务修为;同样,一份报告单折射的是一个医师的专业水平。所有这些,综合体现了整个放射科的总体水平。
  
  在交通、通讯发达的当今世界,医学影像资料已成为了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放射科也真正的成为了医院的一个门户。人们(尤其是医务工作者)拿到一份医学影像学资料,很容易得知这份医学影像资料出自于哪家医院,通过这份影像资料的质量水准,自然而然也就大致了解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与规模。基于这种名声在外的考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出发,进行了一些相关措施,现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 具体做法

  1.1 在QA管理方面

  1.1.1 以人为本,增强思想素质,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QA、QC管理,首先是人的QA、QC[1]。思想决定意识,思想指导一个人的行为,只有高尚的思想素质才能成就良好的服务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工作质量的保障。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长期坚持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从思想源头上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服务理念。

  1.1.2 落实责任制,增强责任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责任源于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承诺,是社会关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桥梁和纽带。责任的基本内涵在于主体一方对客体一方必须负有义务。也就是说,责任就是责任主体方对客体方承担必须承担的任务,完成必须完成的使命,做好必须做好的工作。在这方面,首先,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级人员的责任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其次,我们强调在分工协作的前提下各司其职,做到专职专管,确保了工作的有条不紊。

  1.1.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行业的基本知识则是科学技术的奠基石,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我们不但要学习基础知识,更要学习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不断更新的医学影像设备。自2002年以来,我们分别派出多名医技人员前往各上级医院进修,拓展了大家的视野,增强了大家的见识。同时我们定期请各级专家定期来院辅导、交流。通过这种“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业务技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1.1.4 制定符合医学影像诊断的标准,建立健全病例随访追踪制度[2]。放射科QA是一个目标,最终目的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做出正确的医学诊断。医学影像的诊断符合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放射科医师的业务水平,在医学影像硬件不断充实,图像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们制定了95%以上的诊断符合率的硬性指标,并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这一目标,现在,我们的诊断符合率基本在97%以上。

  1.1.5 定期对放射科机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维护;对设备的性能、照片的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价。硬件的质量保障是放射科QA管理的重要环节。

  1.1.6 建立完整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包括KV、MA、S值,电源电压的稳定性,洗片机专用水槽的质量,显影液定影液的PH值,机器的使用情况等。

  1.1.7 制定符合当前放射科QA、QC的手册,以便及时查阅与修正。

  1.2 在QC方面

  1.2.1 人的因素。放射科QC是一个方法、手段的过程,人的因素极其重要,尤其是技师方面,我们要求医学影像的制作过程要科学、客观,而不能片面的主观的处理,力求做到图像清晰,层次丰富,无遗漏,无人为伪影。

  1.2.2 设备的运转、性能的情况。影像设备是影像医学的前提,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放射科QC的关键,对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日常工作习惯,确保了影像设备及其附件得到有效的检测和维护。

  1.2.3 材料的选择。包括对各种影像检查所选用的各种材料,胶片、增感屏、显、定影液、造影剂等的规格及厂家。

  1.2.4 医学影像资料的产生,主要的是制定一系列完善齐全的检查制度,CT的,普通放射的,各类造影的,平时的,急诊的。这是放射QC管理的最主要环节。

  1.2.5 对X线剂量的控制,要做到既能得到稳定的高质量的影像,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射线对受检者和工作者的辐射。

  1.2.6 提高工作环境质量,使工作人员办公舒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良好的环境也会给患者带来信任与安慰。

  2 效 果
   
  自2002年3月实施强化QA、QC管理,5年时间里,我科各项指标相对于2002年以前均有较大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各项指标制表分析如下。表1 我院放射科各项指标比较(略)

  3 体 会
  
  当前医疗形势下,放射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更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更深入提高医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QA、QC的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QA、QC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尚的思想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各项制度和技术措施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是QA、QC的基础。放射科QA的最终目的,是在尽可能减少受检者和工作人员受射线辐射量的同时,获得稳定的、高质量的医学影像资料以得出正确的医学诊断。QC则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或者说是一个过程、一种行为,是人与物的统一。其一,是人对设备的使用,通过检测和维护使之正常运行。其二,是对医学影像资料的制作过程进行监测和校正的行为,以保证资料的质量。放射科的QA、QC与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息息相关,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影像设备进入放射诊断领域,基层医院只有不断加强放射科QA、QC管理,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参考文献


  [1]谢子泉,刘宜胜.关于大影像科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医疗设备信息,2002,(5):61.

  [2]钱铭辉,陆之安,龚建平等.一二三四五读片记清楚[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5):29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