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结肠炎 结肠过敏 结肠功能紊乱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又称结肠过敏、结肠功能紊乱、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腹泻与便秘交替,伴腹胀、腹痛等症。病势缠绵,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甚则迁延多年不愈。笔者自2005年4月——2009年12月以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例IBS患者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病倒,都符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1986年11月10日宝鸡)制定的的诊断标准。并经X线钡餐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排外肠道器质性疾病,经B超检查排除肝、胰等器质性病变。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年龄平均35.8岁;病程6月-5年不等,其中病程1年以上者23例,多数已经西医多次治疗不愈。
1.2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采用抑肝扶脾温肾之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减:炒白术15g,炒白芍15g,炒陈皮15g,防风12g,升麻15g,薏苡仁20g,黄芪30g,炒扁豆20g,山药20g,木香10g,枳壳10g,生甘草6g,腹痛甚者加醋元胡12g,重用白药20-40g;便秘加麻子仁20g,肉丛蓉20g,粘液便加葛根20g,煨诃子10g。每日一剂,10d为一疗程。
(2)西药治疗:硝苯吡啶片5-10mg,每日3次,舌下含服。谷维素40,刺五加片3片,口服每日3次,腹泻者,加复方苯乙哌啶1-2片,每日3次,便秘者给吗丁啉片10mg,每日3次。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腹痛、腹泻或便秘、腹胀等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2次或隔日1次,随访4月内无复发。好转: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基本成形,每日3次以内。无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 结果
58例患者中,治愈46例(占79%)好转10例(占19%),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96%。在以上病例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患者尿八项、血像、肝功能和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偶有少数患者(3例)在用硝苯地平片后第2-3天出现轻微惊悸和面部潮红、头痛等反应,减量后,都自行缓解。
3 讨论
肠道易激综合征发病机理不清,目前多认为与精神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平滑肌反应性异常和饮食习惯引起肠平滑肌动力学改变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是饮食不当等到,导致脾失司,肠道传化失常而致。其病机常常包括脾虚、肝郁、寒湿、血淤等到方面。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为主,疗效往往不理想。本文报道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其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79%,疗效满意,与其他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加味痛泻要方中的炒白术具燥湿、补脾、和中之功;炒白芍、抑肝泻火,收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肝、风能胜湿,为理气引经要药;炒陈皮尤能理气、燥湿醒脾,气行则痛止。佐黄芪、升麻、山药等到共收益气、升阳、健脾之效。枳壳、木香理气止痛,宽中除胀。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痛泻要方要有提高机体防御力,调整肠道运动功能的作用,其君药白药、白术有明显的胃、肠电抑ZHI作用,能使胃肠慢电波幅度减少,周期延长,显著增加胃肠血流量,从而缓解胃肠道痉挛,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枳壳、白术、木香合用则能双向调节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和收缩幅度。诸药合用,具有恢复、改善胃肠道正常蠕动功能的作用。同时配合西药谷维素、刺五加等镇静、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小剂量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吡啶又可解除胃肠痉挛性疼痛、扩张血管,增加胃肠粘膜屏障抵抗力和修复功能,从而提高和巩固疗效。
此外,饮食、生活习惯、情志等在治疗中也相当重要。除忌烟、酒、辛、辣、厚味之外,腹泻者还要少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便秘者则可适量增加。同时,避免紧张的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解除精神压力等有力于本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