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熏蒸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以中轴关" />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22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568 日期:2025-08-1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包力,徐新玉,卓鹰,刘跃民

【关键词】 年强直性脊柱炎;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熏蒸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致残率。其发病高峰年龄为20~30岁,16岁以前发病的病例称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JAS的临床表现与AS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临床易致误诊与漏诊。本院近年来收治JAS 2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2例均为本院2001-2007年住院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8~16岁,平均发病年龄12.7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4年,平均1.1年。22例均符合1984年AS的纽约修改标准[1]。中医辨证属湿热阻络证10例,寒湿阻络证12例。

  22例JAS患者均为慢性起病,其首发症状为腰骶部疼痛有6例,膝关节疼痛5例,膝踝足跟疼痛5例,髋关节疼痛4例,以后数月至数年始感腰骶部疼痛;有2例患者病程中始终无明显腰骶部疼痛,仅诉臀部及腹股沟处疼痛。病程中有发热10例,体温>39 ℃者4例;“4”字试验阳性者17例,因疼痛而无法完成者3例;骶髂关节压痛阳性18例,足跟压痛阳性7例;腰部活动受限者9例,被迫卧床而无法活动者7例。22例中,HLA-B27阳性者18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者15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7例。骶髂关节X线分级结果:单侧Ⅲ级6例,双侧Ⅱ级6例,双侧Ⅲ级10例。CT或MRI检查髋关节受累者4例,双侧股骨头坏死1例,腰椎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内服
  
  湿热阻络证服用自拟风湿1号方(白鲜皮、白花蛇舌草、生地黄、虎杖根、秦艽、鸡血藤、黄芪、防己、青风藤、鹿角霜、乌梢蛇);寒湿阻络证服用风湿2号方,上方去白鲜皮、白花蛇舌草、生地黄,加桂枝、细辛、淫羊藿。药物剂量根据年龄按成人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芬必得胶囊0.3~0.6 g,每日2次内服;柳氮磺吡啶片1 g,每日2次内服。共治疗3周。

  2.2 中药熏蒸

  脊柱受累部位采用中药熏蒸。处方:制川乌、制草乌、胆南星、肉桂、细辛、威灵仙、透骨草、乳香、没药、川芎、红花、马钱子各等份,水煎备用。采用大连腾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Z-88ⅢGN熏蒸治疗仪进行熏蒸治疗,熏蒸温度45~50 ℃,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3周。

  3 临床疗效

  参照《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2]标准判定疗效。显效:受累部位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ESR降至正常;有效:受累部位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ESR降低;无效:受累部位疼痛与活动均无改善,ESR无明显降低。
  
  结果22例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5.5%;1例患者无效,经加用小剂量激素后症状有所减轻。从中医辨证情况观察,湿热阻络证10例中,显效2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寒湿阻络证12例中,显效10例,好转2例,疗效以寒湿阻络证为佳。治疗过程中除个别患者有胃部不适、纳差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异常改变。

  4 讨论

  AS的诊断一般要求有典型的中轴关节受累病状,但本文22例JAS中,以腰骶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者仅有6例,占27.3%;以外周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出现腰骶部疼痛者有14例,占63.6%;有2例病程中始终无明显腰骶部疼痛,仅以臀部及腹沟处疼痛为主诉,伴膝、足跟疼痛。同时,22例JAS患者均有明显膝踝关节肿痛与腰骶部疼痛,ESR显著升高,受累关节与腰部活动受限,其中伴发热者10例,占45.5%。据此我们认为,JAS不同于成人AS的临床特点,一是多先以外周关节受累发病,而后逐渐出现腰骶疼痛,少数患者仅感臀部及腹股沟处疼痛;二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较多。因此,临床对于出现下肢非对称性关节疼痛或肿胀、特别是臀部及腹股沟处疼痛的患者,应仔细进行体检,及时作HLA-B27及骶髂关节放射学检查,防止误诊与漏诊的发生。

  本病属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焦树德教授指出,肾督亏虚、寒湿深侵为其病机特点。其发病多由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督脉失养,风寒湿邪乘虚深侵督脉,致使瘀血阻滞,骨质受损。22例JAS中,湿热阻络证有10例(45.5%),与成人AS以寒湿阻络证占绝大多数明显不同,可以认为这是JAS的中医病机特点。协定风湿1、2号方均以黄芪、防己、虎杖根、青风藤、鸡血藤、秦艽、鹿角霜、乌梢蛇为基础,以祛风湿、活血止痛、滋补肝肾。寒湿阻络型加制桂枝、细辛、淫羊藿温阳散寒;湿热阻络型加白鲜皮、白花蛇舌草、生地黄滋阴清热,药证相应。受累脊柱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有利于药物渗入吸收,收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改善脊柱功能的作用。芬必得与柳氮磺吡啶作为广泛运用的风湿病一、二线药物,具有肯定的消炎镇痛与免疫抑制作用,配合中药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其见效迅速及中药综合作用之长,提高疗效并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1] 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5.

  [2] 王兆铭,郭晓庄,白人骁.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542-55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