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倩,曹旭升,董婷,冯凌燕,朱乐章,江长勇
【关键词】 辨体论治;体质;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持续性无排卵引起的疾病,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也是妇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本病属于中医学“不孕”、“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癥瘕”、“肥胖”等范畴。笔者现从中医学理论切入,根据体质差异,由辨病、辨体而辨证,因人施治,实施个体化方案治疗,探讨PCOS的辨治。
1 关于“体”的认识
“体”即体质。古人认为,不同体质的形成实缘于人体生理功能不平衡[1]。对于人群体质的分类方法,早在《内经》就有认识,其后历代医家亦有大量论述。如《伤寒论》中,张仲景基于阴阳学说,把人群体质划分为三阴三阳六个类型,即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中医学自古就非常重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章虚谷《医门棒喝》谓:“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清代名医薛生白《湿热病篇》论外感湿热病邪:“实则随阳化随燥化而归阳明,虚则随阴化随湿化而归太阴。”《伤寒论》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所谓“发于阳”、“发于阴”,即发于阳盛体质和阴盛体质之人。由此可见,疾病是随体质而变化的,体质不同疾病的表现亦不同。
2 何谓“辨体论治”
辨体论治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进而制定治疗原则,选择相应的理、法、方、药,以达到“因人制宜”的治疗措施[2]。对于PCOS患者,临证辨体论治主要是根据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不同体质,或补其阴,或温其阳,或益其气,或利其湿等,以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生理生殖功能。
3 体质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PCO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但共同表现有月经失调(如月经后期、闭经或崩漏)、肥胖、多毛及不孕等。该病发生的共同病机是痰湿,无论脾肾阳虚、阴虚火炽,或是气血失调等,均可致水液代谢失职,痰湿内生,停聚冲任胞宫,经水难调。但不同体质具有各自特征,肥瘦、寒温、强弱、阴阳皆有区别,病邪伤人,随体质而从化,因体质而发病,以表现为相应症状,故本病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亦与体质因素关联尤甚,但无论何型总以痰湿为共性。
3.1 痰湿体质——肥人多痰
《丹溪心法》指出:“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经血不调,不能成胎,以躯脂满溢,闭塞子宫故也。”《女科切要》记载:“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以上论述皆明确提出素体肥胖者多为痰湿之体,脂膏痰湿壅塞胞宫脉络,经络阻滞,冲任不通,湿痰流饮盘踞血海,致经血不行或量少,或后期,或稀发。
3.2 阳虚体质——聚湿成痰
肾藏元阴元阳,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经水出诸肾”,在月经产生中起着主导作用。若肾阳虚弱,气化不利,不能温煦胞宫,一方面不能推动月经,以致闭经不潮或经水后期;另一方面,肾阳不足,气化失权,水液精微失运,停聚而成痰湿,痰湿阻滞冲任,亦成经水后期或闭经之疾。或阳虚脾失温煦,火不暖土,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阻于冲任二脉,或阳虚肝郁胞宫胞脉气血无以温运而致瘀阻经脉,血气不能下注胞宫,成后期经闭。痰瘀阻滞,互为因果,久而成癥,《妇科经纶》引武叔卿语:“盖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癥之内,未尝无痰。”癥瘕形成后,日益加深,闭经日趋顽固,闭塞胞脉不能摄精,亦成不孕之患。
3.3 阴虚体质——炼津生痰
阴虚体质者,肾中元阴匮乏,阴不制阳,虚火亢旺,阴虚与虚火互为因果,不仅阴虚火炽,灼伤精血,津亏血少,且虚火煎熬津液,炼液成痰,痰阻胞中闭塞冲任导致月经后期或闭经。正如萧赓六《女科经纶·月经门》中云:“大约妇人经闭,由于阴虚火旺,日渐煎熬,津液干涸,以致血枯经闭。”另一方面,阴不制阳,阴虚阳搏,亦可发为崩漏,如《东垣十书》云:“肾水亏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或阴虚,水不涵木,肝气不疏,郁而化火,伏于冲任,并扰血海,迫血妄行,表现为崩中、漏下。
3.4 气虚、血瘀体质——虚实夹杂,痰瘀互结
若禀赋素弱或后天损伤,脾肾气虚,一方面肾主水和脾主运化功能不足,水液运化无力,津停水滞,聚而成痰,阻于冲任胞络,碍经血下行,致经行后期、闭经;另一方面,气虚生血乏源,血海空虚,经血难以按时而下。又“气为血帅,血由气摄”,脾统血有赖脾气的充盛,如思虑伤脾,脾气虚弱,经血统摄无权,不能摄血致令妄行;加之气虚运血乏力,血行不畅可致血瘀,素体气郁亦为血瘀。《备急千金要方》曰:“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瘀血不化,新血不守,冲任失调,离经而行,表现崩漏、经行量多紊乱;痰湿盘踞血海,离经之血便为瘀,痰瘀互结,久成癥瘕,虚实夹杂,影响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平衡。
4 由辨体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治疗应以恢复正常月经,使经水应期而至,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原则。体质不同决定了中医证候的不同和临床表现的差异,不同PCOS患者因体质区别症状亦多样,如阳虚、精亏、痰湿者表现为月经后期、稀发、闭经、肥胖;而阴虚、气虚、肝郁者多表现为崩漏、月经先后无定期等。因此,笔者认为其具体治疗方法和选方用药也不同,此所谓辨体、辨病、辨证三者实际上是统一的[1]。其中尤以辨体质最能体现该病的共性;辨病强调PCOS的共同病机;辨证则是强调有其证用其方,用药针对性强;由辨体切入,结合辨病、辨证,突出了中医治病个体化的优势。
5 辨体论治,体现“治病求本”
体质因素参予并影响疾病不同证候与病机的形成。证候类型通常由病邪、病性、病位、病势等综合形成,而个体体质可通过参与正邪相争过程、改变正邪力量对比,产生影响[2]。如阳虚体质者易形成虚寒病机,阴虚体质者易形成虚热病机,痰湿体质者易形成精微物质运化失常病机,瘀血体质者易形成气滞、血瘀病机等。另外,即使感受同样的病邪或在相同的病因作用下,由于体质因素影响亦可表现为不同的病机和证型。
6 结语
辨体论治对疾病的诊治措施是建立在对个体体质特性辨识的基础上,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体质的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不一,那么,体质的差异应具体体现在方剂、药物的选择与剂量上,实施个性化治疗。《医门法律》所谓:“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治本就是探求患者的阴阳动静、失衡的倾向性而治,即以体质的阴阳偏颇为本。疾病、证候的产生无不系于体质,病证之由在于体,也就是说体质为本,病证为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治本即是“治体”[2]。立法处方充分考虑体质因素,由此施药,是“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由体质而论治PCOS,调节体质,改善体质状况,由本治标,体现了辨体、辨病、辨证三者的结合,更是中医学“治病求本”理论及临证变通、知常达变思维方式的具体应用,对此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进喜,李 靖,王世东,等.体质“从化”理论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论治思路[J].世界中医药,2006,1(1):11-13.
[2] 王 琦.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30(2):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