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542 日期:2025-08-1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脑梗死;中医疗法

2007年4-12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并同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②经头颅CT检查确诊,排除出血性脑卒中。③无治疗药物禁忌症。

  1.2 一般资料

  59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7~82岁,平均(62.6±2.8)岁;病程0.5~7 d,平均(4.32±2.17)d;伴发疾病中,高血压24例、糖尿病28例、冠心病19例、其他6例。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55~78岁,平均(61.5±3.4)岁:病程1~6 d,平均(4.28±2.21)d;伴发疾病中,高血压20例、糖尿病23例、冠心病15例、其他4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伴发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开始治疗时间均为入院当天,均给予降颅压,调整血压,补充能量、电解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口服血府逐瘀胶囊(天津市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2020223), 6粒/次,2次/d;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次,3次/d。2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根据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2组的血液流变学情况: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

  1.5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7%或增加。

转贴于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2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3。 表1 2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表3 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3 讨论
  
  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最大程度的降低缺血性梗死的范围和保护缺血受损害的脑细胞。血府逐瘀胶囊是以传统经典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研制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通血脉,引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为诸药舟楫,引药上行,与枳壳配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故能活血化瘀、清除瘀阻。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能扩张毛细血管口径、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2],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并在试管内能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3]。本观察表明,血府逐瘀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79-380.

  [2] 樊巧玲.血府逐瘀汤对微循环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1988,10(7):29.

  [3] 潘国栋.血府逐瘀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成药,1994,16(11):47.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