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中药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308 日期:2025-08-15 来源:论文网

     作者:洪声 周阿高 张霖 姜昌明

【关键词】 西黄丸 急性放射性口腔炎 口腔肿瘤

  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是口腔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引起局部黏膜破损,味觉丧失,影响正常进食及健康质量,严重者可引发溃疡坏死,继发感染,甚至中断放疗。目前临床尚无特别有效治疗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4月期间,笔者对口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62例口腔炎患者,运用中药加西黄丸辨证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2例口腔肿瘤患者经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和唾液腺腺癌,全部病例经放射治疗后,不同程度出现口腔内黏膜水肿、溃烂、出血、牙龈肿痛、张口困难等临床症状。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24~78岁。随机分成治疗Ⅰ组21例、治疗Ⅱ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治疗组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43±9.12)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3.86±9.01)岁。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理分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行常规放射治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6 MV光子线和9~12 MeV电子射线,采用常规分割照射法,术前单纯放疗患者总剂量为70 Gy,术后放疗患者可减至55~60 Gy,6~7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Ⅰ组为中药加西黄丸治疗。基本方:金银花12 g,连翘12 g,生地黄20 g,百合9 g,玄参9 g,细辛3 g,乌梅9 g,山药30 g,太子参15 g,茯苓15 g,半枝莲30 g,夏枯草30 g。若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加蜂房6 g,莪术、三棱各9 g;若纳差、神疲,加炒谷麦芽各30 g、党参15 g;若牙龈肿痛渗血,加仙鹤草30 g、白茅根30 g。每日1剂,分2次温服,每次100~150 mL,其间可频频含漱。西黄丸(通化玉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2024146),每日2次,每次3 g。治疗Ⅱ组单用西黄丸,每日2~3次,每次3 g。对照组用贝复济外喷、1%碳酸氢钠液含漱,每日4~6次。连续观察4~5周。

  1.3 疗效标准

  1.3.1 口腔放射反应情况评定

  轻度:自主张口、吞咽无障碍,可进干食,无咽痛或轻度疼痛。中度:可进食半流汁,吞咽时咽部疼痛。重度:张口困难,牙龈肿痛,进食全流汁,咽痛甚,影响吞咽。

  1.3.2 口腔黏膜破损情况评定

  轻度:口内黏膜仅有轻度充血,局部黏膜糜烂溃疡愈合。中度:口内黏膜充血伴有水肿,无白斑或糜烂、溃疡。重度:口内黏膜重度充血、严重糜烂、
溃疡,表面有黄白色假膜斑,继发感染。

  1.3.3 临床疗效评定

  显效:可进干食,咽痛不显,张口无障碍,口腔黏膜轻度充血,无糜烂、溃疡;有效:可进半流汁,咽部疼痛,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无白斑、溃疡、糜烂;无效:吞咽困难,牙龈肿痛,全流汁饮食,黏膜重度充血,糜烂、溃疡严重,出现白斑。

  1.3.4 青紫舌变化情况

  显效:青紫舌完全消退,舌质转红,无瘀点、瘀斑;有效:青紫舌部分(&<1/2舌体)消退,瘀点、瘀斑不明显;无效:青紫舌象无变化,或瘀点、瘀斑加深,范围扩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3组口腔放射反应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3组患者口腔放射反应情况比较(略)

  治疗Ⅰ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Ⅰ组口咽放射反应症状比治疗Ⅱ组轻,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治疗Ⅱ组口咽反应重于治疗Ⅰ组,但比对照组轻。对照组出现的口咽部症状、进食反应均比两治疗组严重。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3组口腔内黏膜反应比较

  (见表2)表2 3组患者口腔内黏膜反应比较(略)

  治疗Ⅰ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3组比较显示,治疗Ⅰ、Ⅱ组口腔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症状严重,有4例因口腔黏膜糜烂、合并感染,暂停放射治疗,给予抗菌及对症处理后,再行放疗。

  2.3 3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表3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

  2.4 3组青紫舌变化情况比较
  
  我们对放射反应后出现青紫舌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治疗Ⅰ、Ⅱ组合并为34例,对照组16例。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间进行对比,治疗组有效率为55.88%,对照组有效率为37.5%,经统计学处理χ2=1.7,P&>0.05。见表4。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青紫舌变化情况比较[例(略)]

  3 讨论
  
  在口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急性口腔黏膜损伤是常见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而常规处理以各类漱口液含漱或雾化,局部外喷生长因子修复剂(贝复济),口服维生素B制剂等,但临床疗效不理想。放射线直接损伤正常的口腔黏膜,使放射野内的血管内皮细胞再生减少,微血栓发生率较高,引起微血管肿胀、管腔变窄或堵塞,受损黏膜因血供不良而影响微血管的修复和愈合[1]。同时亦使唾液腺受损,引起唾液腺萎缩,抑制唾液分泌,引起口咽干燥,黏膜溃烂,继发感染[2],严重者中断放疗,影响总体疗效。
  
  中医认为,放射性损伤属热盛邪毒,直接灼伤口腔黏膜,引起阴液耗损,日久导致脾气虚衰,痰湿内阻,运化失司。笔者采用中药基本方加西黄丸治疗,基本方中金银花、连翘清上焦热;生地黄、乌梅、百合、玄参养阴生津;太子参、茯苓、山药健脾益气,护养人体正气;蜂房、半枝莲、夏枯草解毒消瘀;细辛利咽散结,共达清热、解毒、健脾、止痛之效。西黄丸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治疗乳岩、痰核、瘰疬的名方,方中以人工牛黄清热解毒消肿,麝香开窍散结,醋制乳香、没药散瘀止痛,从而促进溃疡疮面的修复愈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西黄丸还能间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能拮抗5氟尿嘧啶(5-Fu)的不良反应,联合应用可增强抗肿瘤疗效,提高抑瘤率[3]。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加西黄丸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高于单纯西黄丸组,出现口咽症状、进食及口腔黏膜反应明显减轻。同时我们还观测到有50例青紫舌患者,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16例,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可能与用药时间较短,舌质变化不明显有关。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放射反应引起的口腔炎,运用中药复方益气清热、养阴生津、健脾扶正,配合西黄丸,更增强消肿止痛散瘀的功效,比单用西黄丸或贝复济喷剂、1%碳酸氢钠液漱口液更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提高创面的愈合质量,减轻放射毒副反应。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