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用结肠灌注机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588 日期:2025-08-0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唐伟,李明忠,陈久红,徐小慧

【关键词】 慢性便秘;结肠灌注机;中医药疗法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有调查显示7 220人中检出率为11.6%[1]。慢性便秘可使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一般状况、精神健康均有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2]。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疗效,值得探索。笔者采用结肠灌注机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1999-09国际RomeⅡ对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3]。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在过去12个月中持续或至少12周有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即:①1/4时间排便费力;②1/4时间粪便呈团块状或坚硬;③1/4时间有排便不尽感;④1/4时间肛门有阻塞感或排出困难;⑤1/4时间排便时需用手协助;⑥每周排便&<3次。 选取2005年4月-2006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慢性便秘患者共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4例,女44例,男30例;对照组44例,女26例,男1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予促动力剂、膨松剂、渗透性通便剂等应用,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运用结肠灌注机予中药灌肠。药物组成:火麻仁30 g,郁李仁10 g,炒白术30 g,大黄10 g,杏仁10 g,生甘草6 g,厚朴10 g,枳实10 g,党参30 g,白芍药15 g,柴胡10 g。气虚明显加黄芪20 g;血虚加当归15 g、制何首乌15 g;阴虚加生地黄15 g、玄参15 g;阳虚加肉苁蓉20 g、肉桂10 g。煎取汁250 mL备用,分2次保留灌肠。  治疗组用长沙雄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CTJ-C型结肠灌注透析机先灌注清洁肠道。将特制的一次性肛管由肛门插入直肠约5~7 cm(同机配有清水过滤器),将经过多次过滤并自动加温的自来水缓慢灌入大肠,水温控制在38 ℃,出水口压力控制在25 kPa以内,灌注清洁约3~5次,每次灌注后嘱患者尽可能排尽粪水,总灌注时间约30 min,总注水量约4 000 mL。清洁肠道后用结肠灌注机将中药煎汁灌入肠道,保留30 min以上。每周灌肠3次,3周为1个疗程。
  
  嘱2组患者注意增加膳食纤维和饮水量,争取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活动量。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2 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通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
  
  经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74例,治愈39例,占52.7%;好转31例,占41.9%;无效4例,占5.4%;总有效率94.6%。对照组44例,治愈22例,占50.0%;好转19例,占43.2%;无效3例,占6.8%;总有效率93.2%。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6.8%;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22.7%。2组间疗效及复发率比较用χ2检验,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上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82岁,因慢性便秘5年于2005年8月10日就诊。治疗前大便1周左右1次,便质有时干硬,严重时需用手协助排便,有时虽不硬,但排解不畅,伴腹胀、下腹部隐痛、阵发绞痛、睡眠差、神疲乏力,舌质淡红干,苔薄黄,脉细弱。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不理想。行肠镜等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后,予结肠灌注机中药灌肠,考虑兼夹气阴两虚,原方中加用黄芪20 g、生地黄15 g、玄参15 g。治疗1周后,伴发的腹胀明显改善、精神好转。治疗2周后腹胀、下腹隐痛、绞痛消失,体力增进,睡眠好。3周疗程结束后,大便1~2日1次,质软,无明显腹痛腹胀,排便通畅,体力较好,疗效满意。随访3个月,未复发。

  5 讨论

  便秘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通便,应包括恢复正常的胃肠转运和排空、调节粪便质地、解除便秘引起的不适、建立正常的排便规律和排便行为以及祛除病因等[5]。笔者采用结肠灌注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隔日先清洁灌肠不仅可有效解除便秘症状,还利于每位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规律。通过带正压的蠕动灌注方式,可使灌肠液达高位结肠,利于消除结肠扭曲、痉挛,改善便秘引起的腹部不适。因可确保定期大便通畅,缓解了患者长期慢性便秘带来的焦虑,对排便的恐惧,使疗效更稳定。
  
  中药结肠灌注机灌肠不同于普通灌肠,可使药液较为均匀地作用于肠壁,利于吸收和药效的发挥。方药中枳实、厚朴、大黄行气导滞、清肠通便;炒白术、党参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火麻仁、郁李仁、杏仁、白芍药滋养阴津、润肠通便。有研究显示,枳实、芍药、甘草、柴胡等四逆散成分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功能,临床使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6]。另有研究认为,慢性便秘在治疗上不可妄用攻下,宜补其虚,润其燥[7]。本治疗中党参、白术、郁李仁、杏仁、白芍配合加减运用的黄芪、肉苁蓉、当归、生地黄在攻邪的同时兼顾补虚、诸药合用可有效治疗便秘。

  本观察结果显示,结肠灌注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短期疗效与西药相当;长期随访,疗效优于西药。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主要是从整体去调整患者不正常的病证状态,有较强的整体观,值得进一步探讨。无效患者中,大部分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因此不利于灌肠及中药注入保留,提示此类患者不宜以灌肠法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阚志超,姚宏昌,龙志平,等.天津市成年人慢性便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0):612-614.

  [2] 熊理宁,陈旻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8):488-491.

  [3]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Ⅱprocess[J].Gut,1999,45(Suppl2):Ⅱ1-5.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5] 罗金燕.慢性便秘诊治的新概念[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2):75-76.

  [6] 金朝辉,段建华,赵洪川,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通过时间及四逆散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896-898.

  [7] 黄小波,李宗信.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6):21-2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