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肌活力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16例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962 日期:2025-08-0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中药疗法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athy,DCM)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病。2006-07—2007-06,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心肌活力饮治疗DCM 116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5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WHO/ISFC)制定的DCM诊断标准[1]确诊,心功能Ⅱ~Ⅳ级[2]。

  1.2 一般资料

  全部175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6例,男61例,女55例;年龄6~80岁,平均43.1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9年;辨证分型[3]:心肺气虚证15例,气虚血瘀证46例,阳虚水泛证55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57例,Ⅳ级29例。对照组59例,男33例,女26例;年龄8~75岁,平均39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6年;辨证分型:心肺气虚证11例,气虚血瘀证23例,阳虚水泛证25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7例,Ⅲ级30例,Ⅳ级12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吸氧、消除心力衰竭诱因、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治疗。根据具体情况予地高辛0.125~0.25 mg、培哚普利(商品名:雅施达)2~8 mg、螺内酯20~40 mg,每日1次口服;倍他乐克6.25~12.5 mg,每日2次口服,1~2周能耐受后,逐渐倍增,最大剂量300 mg/日。如心力衰竭加重,可临时用西地兰0.2~0.4 mg、速尿20~40 mg静脉注射。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配合心肌活力饮(自拟)。药物组成:黄芪50 g,丹参20 g,生地黄15 g,三七1 g,黄连6 g,连翘10 g,桂枝6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心肺气虚证加党参;气虚血瘀证加牛膝;阳虚水泛证加茯苓。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10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②以HF-100型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量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每分钟输出量(CO);③监测屏气试验:静坐10 min后,被测者做1次深吸气(或深呼气)后屏气,由指定护士监测,初选期进行2次,基准期内4次,时间差异在10%以内为基础值。

  1.5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水肿消失,肝肿大回缩2.0 cm以上,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或已服用洋地黄制剂经治疗后停用;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水肿减轻,肝肿大回缩1.0 cm,心功能恢复Ⅰ级;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变化,心功能分级无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116例,显效62例,占53.4%;有效42例,占36.2%;无效12例,占10.3%,总有效率89.7 %。对照组59例,显效29例,占49.1%;有效20例,占33.9%;无效10例,占16.9%,总有效率83.1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转贴于

  2.2 2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2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改善例数/治疗前例数(略)

  由表1可见,治疗组胸闷、肢冷、肝肿大、下肢水肿及舌质紫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LVEF、FS、SV及CO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2。表2 2组治疗前后LVEF、FS、SV及CO变化情况比较(略)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LVEF、FS、SV及CO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LVEF、SV及CO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2.4 2组治疗前后屏气试验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4.8±2.1)、(29.1±2.8)s;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4.8±2.0)、(25.1±3.0)s。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5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见表3。表3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例(略)

  表3中数据经Ridit分析,2组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 治疗组各型疗效比较

  见表4。表4 治疗组各型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4可见,治疗组各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 2组地高辛使用情况比较

  见表5。表5 2组地高辛使用情况比较例(略)

  由表5可见,2组地高辛停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DCM是一种难治性心肌病,病因不明,中外学者多数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与持续性的病毒感染及由此导致的心肌自身免疫损伤有关[4]。现代医学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强心剂等为基本的治疗方案,虽然远期生存率有所改善,但由于DCM病理生理复杂,临床表现不一,上述治疗方法效果欠佳。

  中医学认为,DCM与先天禀赋、特异体质、后天调摄失当及反复感染温热毒邪等因素有关[5]。温热毒邪自口鼻入侵,由卫气而入营血,毒邪内伏,营血失和,毒留经脉,久而不除,内舍于心,致心络痹阻不通而成。毒邪贯穿于DCM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病理过程,最终因毒致瘀,因毒伤正。毒、瘀、虚是主要病因病机,三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毒邪深伏,病势缠绵,病重难愈。临床抓住这一病机,坚持审因论治,根据不同发病时期及表现,采用扶正解毒、化瘀解毒、利水解毒等方法,共同组成了“解毒宁心,益气活血”的基本方剂——心肌活力饮。心肌活力饮方中以黄芪、黄连益气解毒;丹参、牡丹皮、生地黄凉血活血;桂枝温通心络;茯苓健脾宁心;连翘解毒清心;三七活血化瘀。诸药合用,解毒祛邪而不伤正,补气而不留邪。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上述药物均有改善心肌收缩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肌纤维化、保护缺血缺氧和病毒感染的心肌、清除病毒持续感染等作用[6]。

  本临床研究证明,西医常规配合心肌活力饮对不同证型DCM及不同级别心功能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DCM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心肌活力饮与西药联合用药,可作为治疗DCM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但是这一治疗方法如何从既往传统辨证治疗中确认自己的理论优势和规律及科学总结出可重复性的治疗经验尚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马文珠,张寄南.心肌疾病[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

  [3]韩明向.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131.

  [3]董波,赵连明,徐光芳,等.扩张型心肌病分子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16(6):349-351.

  [4]舒砚文,张金枝.黄芪对病毒性心脏病的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7):330-331.

  [5]韩明向.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7-13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