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分析进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961 日期:2025-08-0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 胃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类型]

  幽门螺杆菌(Hp)自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瓦林和马斯分离、培养出后,经国外学者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和重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为95%~100%,胃溃疡为70%~85%[1]。胃病的严重程度与Hp阳性率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且可癌变。研究发现,小儿胃炎的Hp感染率为63.3%;成人慢性胃炎高达90.5%[2]。梁后杰等[3]用Hp的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胃黏膜细胞已获得恶性转化的部分表型特征,证实了Hp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系。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p感染性胃病取得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

  1.1 病因病机

  从脾胃虚弱和湿热进行研究探讨,包括症、舌、脉。虚则脾胃虚弱,实则内蕴湿热,表现出病机虚实夹杂。Hp感染性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等范畴,证见胃脘部胀痛、恶心纳呆、嗳气泛酸、烧心或呕吐等。属“邪气”侵犯人体发病,如气滞、血瘀、郁热、湿阻等病理变化为Hp附着、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观条件,感染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了脾胃虚弱的程度,无力祛邪,故脾胃虚弱是其主要病机[4]。李士林等[5]通过对Hp感染与脾虚关系的研究证实,脾胃虚弱Hp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组。陆为民等[6]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后,Hp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舌、苔、脉显示湿热病机,则Hp检出率较高,从舌质、舌苔、胃黏膜炎症、Hp检出率等方面研究发现,舌质、舌苔热象明显则胃窥镜下胃黏膜炎症重,Hp阳性强;当湿热渐消,舌象转为淡红舌,薄白苔时,胃黏膜炎症明显好转,则Hp渐转阴或转阴[7]。

  1.2 辨证分型

  从疾病演变规律分析,早期肝胃不和,继之正气不虚,邪气较盛见脾胃湿热交争,Hp阳性率最高,病久胃阴不足,正虚邪不盛[8]。张琳等[9]对1 000余例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证实Hp阳性者实证多见,湿、热、瘀等邪明显高于单纯脾虚。冯莲君等[4]通过对慢性胃炎的Hp感染率及分型进行研究比较显示,Hp感染率脾胃湿热型为87.14%,胃阴虚型为54.05%,脾胃不和型为42.58%。厉兰娜等[10]经分析研究证明,各型中Hp感染有差别,以脾胃湿热型最高为72%,脾胃虚型最低占43.2%。演变规律:早期正盛邪实,后期正气已虚,邪气渐退。

  2 中药治疗

  2.1 基础研究

  中药对Hp密切相关胃病的治疗已疗效肯定,作用最强的是清热燥湿药如黄连、黄芩。徐州等[11]选用治疗脾胃病的常用中药70种,行Hp体外敏感试验发现有17种对Hp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按敏感程度分低度敏感:白花蛇舌草、陈皮、石斛、白及、吴茱萸、知母、连翘;中度敏感:大黄、丹参、延胡索、生地黄、甘草;高度敏感:黄连。徐艺等[12]对常用百余种中草药和胃溃疡常用方剂进行Hp有毒株及无毒株分类抑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抑菌的药物仍以清热解毒类为多,黄连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大黄、黄芩。抑菌作用的中药分类有补气、化湿、理气、温阳等,如党参、甘草、白芍药、石斛、枸杞子、厚朴、陈皮、木香、延胡索、枳壳、吴茱萸等,丰富了临床用药。抑菌方剂较强的有左金丸、香连丸。周曾芬等[13]分别用大蒜和大黄进行体外对Hp抑菌实验,与常用抗Hp西药进行抑菌比较,并联合进行抑菌。实验结果发现,大蒜制剂对Hp有明显抑菌作用,大黄煎剂液对Hp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两药均随其浓度增高而抑菌作用增强。认为大蒜和大黄是较好的抗Hp中药,与其它常用抗Hp西药联合能明显提高抑菌作用。刘波等[14]对逍遥汤、黄芪建中汤、黄连、枳实、紫草分别进行Hp杀菌作用研究,结果在所选浓度范围内,上述5种均有一定的Hp杀灭作用,随其浓度升高杀菌作用增强。陈芝芸[15]用和胃口服液(黄连、黄芩、姜半夏、厚朴等)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提示和胃口服液及其组成的药物在体外对Hp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王国中等[16]应用丹参抗大鼠乙酸胃溃疡中发现,丹参能促进胃黏膜细胞DNA合成,形成新的胃黏膜细胞,同时促进胃黏膜分泌黏液,加强了屏障防御Hp的作用。

  2.2 临床治疗

  中药复方对Hp有抑杀作用,有组方灵活、随症加减的特点。陆为民等[17]用仁术健胃颗粒(黄芪、白术、薏苡仁、莪术、黄芩等)治疗Hp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气虚热证者85例,每次1包(10 g),每日3次冲服,疗程为6个月。结果:Hp根除率36.5%,但经研究提示,中医治疗Hp感染的关键,在于减轻和削弱其毒力,使其致病性下降,甚或转化为无毒的Hp,这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苗发启[18]用健脾抗萎汤[党参15 g,白术、黄芪、丹参各30 g,枳壳、莪术、香附各10 g,黄连、连翘各12 g,三七粉(冲服)3 g,甘草6 g]治疗CAG(Hp阳性)36例。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Hp阳性转阴28例,占77.78%。慢性疾患制成丸剂便于服用,适宜长期服药患者。王汝新等[19]用消萎灵(黄芪、丹参、败酱草各30 g,党参15 g,陈皮、藿香、厚朴、川芎、牡丹皮、柴胡、黄连、黄芩、大黄各10 g,白芍药12 g,粉碎制成水丸,如绿豆大)治疗伴Hp阳性的CAG 44例。每次10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2例予三九胃泰,2粒,每日2次。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停服其它药,禁食生冷辛辣。结果:治疗组、对照组Hp清除率分别为90%、8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献民等[20]用消炎抗萎汤治疗CAG并Hp感染33例。药物组成:蒲公英、白术、黄芪各30 g,连翘12 g,枳壳、香附、黄连、莪术各10 g,丹参15 g,三七粉(冲)2 g,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治疗2个月。结果: Hp转阴28例,占84.85%。朱卫东[21]用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47例。药物组成:党参、茯苓、当归各12 g,黄芪、金银花各20 g,白术、连翘、浙贝母各10 g,炒白芍药15 g,白芷、甘草各6 g,海螵蛸30 g。日1剂,水煎分3次服,对照组44例用奥美拉唑20 mg,日1次口服;羟氨苄青霉素0.5 g,日3次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p消除率85.1%,对照组Hp消除率84.0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吴南日方[22]用自拟愈疡汤(黄芪、百合、白芍药、丹参各30 g,甘草、厚朴各10 g,白及20 g,蒲公英15 g。随症加减)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117例。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59例用丽珠得乐0.11 g,日4次;阿莫西林0.5 g,日3次;甲硝唑0.4 g,日2次口服。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86.3%、88.1%,Hp清除率分别为71.8%、69.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25.4%,2组总用效率、Hp消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健平等[23]用疏肝理胃汤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44例。药物组成:柴胡、黄连各6 g,郁金、槟榔各12 g,佛手、制香附、枳实、牡丹皮各10 g,白芍药20 g,蒲公英、丹参各30 g,三七未(冲)3 g。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治疗3~5个疗程。结果:痊愈13例,显效21例,好转9例,无效1例, Hp转阴18例。魏洪生[24]用溃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药物组成:仙人掌15 g,丹参20 g,黄芪20 g,海螵蛸10 g,白及10 g,制延胡索10 g,象贝母10 g,甘草10 g,三七粉(冲服)3 g。水煎服,日1剂。结果:55例Hp阳性转阴32例,占58.2%。李瑜元等[25]用柴胡舒肝散治疗Hp相关性胃炎20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50%,显效率75%,有效率85%;炎症改变显效率20%,有效率80%。

  3 其他疗法

  拔水罐疗法是将药液通过皮下、毛孔、汗腺等开放,引起肌肉组织的高度充血,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新陈代谢旺盛,使胃部神经组织营养得到充分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王洪伟等[26]用拔罐疗法治疗Hp阳性的胃溃疡120例。药物组成:用白芷、白术各20 g,白芍药20 g,白及15 g,黄连20 g,桂枝15 g。水煮过滤,制成60%灭菌溶液,取上脘、足三里和中脘、条口2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一切西药。结果:Hp根除率72.5%。宋京英等[27]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40例。取穴:第1组为中脘、内关、足三里;第2组为肝俞、脾俞、胃俞,再随证配穴。治疗时第1组腧穴治疗3日,第2组治疗1日,再取第1组治疗3日,每日1次,7日为1 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配合服西药:从针刺的每1日开始服西米替丁0.4 g,日3次;阿莫西林0.5 g,日3次;甲硝唑0.2 g,日2次口服。结果:Hp根除率92.5%。梁繁荣等[28]用代针膏(丁香、干姜、白芷、吴茱萸、麝香等组成)穴敷治疗消化性溃疡33例,主穴取中脘、足三里、胃俞。配穴:虚寒证加脾俞;气滞证加肝俞。将代针膏贴敷上述穴位每穴0.2 mL,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贴敷6 h后取下,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面积明显减小(P&<0.01),Hp明显转阴(P&<0.05)。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Hp感染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取得一定疗效,用现代检测手段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避免了西药治疗耐药、副作用、复发等问题,中药在缓解症状,根除抑杀Hp等方面有了一定进展,针灸疗法,代针膏疗法和拔罐疗法均有对人体损伤小,缓解症状快,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已被学者的研究,实验所证实。在病机和辨证分型方面各有见解,但总以湿热脾虚立伦,体现了虚实挟杂的错综病机,为中医药的治疗提出了更多的课题。然而加强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给药方法的研究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发掘。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2.

  [2]闫慧敏,李素婷,陈昭定,等.治疗小儿Hp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6,37(9):548-549.

  [3]梁后杰,刘为纹,刘卫,等. 幽门螺杆菌提取液对人胃黏膜细胞的转化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57.

  [4]冯莲君,延文.幽门螺杆菌与胃脘痛中医分型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105-106.

  [5]李士林,权启镇,吴玉生,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脾虚关系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1):8-9.

  [6]陆为民,单兆伟,沈洪.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药治疗对策的思考[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4):232-233.

  [7]陈岚,陈镇苏,黄金华,等.清幽片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根除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3):168-169.

  [8]危北海,刘晋生,罗小石,等.客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研究[J].中医杂志,1991,3(5):30.

  [9]张琳,杨连文,杨李君,等. 幽门螺旋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关系及防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21-523.

  [10]历兰娜,孔繁智,沈金美.半夏泻心汤证与Hp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1998,39(4):220-221.

  [11]徐州,周得瑞,段国勋,等.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3,8(5):25-26.

  [12]徐艺,叶柏,单兆伟,等.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5):292-293.

  [13]周增芬,崔蓉,张永生,等.大蒜大黄对Hp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2002,11(6):1-3.

  [14]刘波,李雪驼,徐和利,等.5种中药制剂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6):457-459.

  [15]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等.和胃口服液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2):24.

  [16]王国中,茹新,丁丽华,等.丹参抗大鼠乙酸胃溃疡和防止复发的效果[J].华人消化杂志,1998,6(1):38-39.

  [17]陆为民,单兆伟,杨学文,等.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及其CagA基因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3,20(1): 26-29.

  [18]苗发启.健脾抗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J].河南中医,2000,20(2):37.

  [19]王汝新, 牛华珍.消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56-657.

  [20]黄献民,苗发启.消炎抗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3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5):313.

  [21]朱卫东.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40.

  [22]吴南日方.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117例临床观察[J].安微中医临床杂志,2001,13(5):355-356.

  [23]王健平,胡顺金.疏肝理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4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88-189.

  [24]魏洪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J].河北中医,2007,6(29):90.

  [25]李瑜元,曹利平,舒伟群,等.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2):65-67.

  [26]王洪伟,肖秋生,王孜优.拔水罐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11):647-648.

  [27]宋京英,王文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4):213-214.

  [28]梁繁荣,鄢路洲,朱慧民,等. 代针膏穴敷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1,21(1):7-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