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孕妇血清标志物筛查异常妊娠的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895 日期:2025-08-0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孕妇 血清标志物 筛查 异常妊娠 临床观察

运用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二联法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以胎儿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为主的先天性缺陷,对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出生率、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孕妇血清标志物的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6年2月3日~2007年7月26日在双辽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共2 672例,妊娠时间15~20周(月经不规律者结合B超校正孕周),孕妇年龄19~46岁。

  2.筛查方法:抽取孕妇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保存于-20 ℃冰箱,在1周内进行检测。筛查的血清标记物AFP和FreeβhCG(采用芬兰WALLAC公司生产的DELFIA1235型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FreeβhCG筛查由芬兰Wallac公司提供的配套AFP和FreeβhCG检测试剂盒)。测定方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每次检测样本同时做6人份标准及2人份质控(高值及低值)。每次质控的±s均未超±1 s。结合孕妇年龄、妊娠时间、体重、既往妊娠史,糖尿病史、吸烟等因素,运用WALLAC公司提供的Risks 2T软件评估出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风险。

  3.判断标准:唐氏综合征风险率的切割值(cut off)为1∶270,高于1∶270的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8三体综合症风险率的切割值为1∶350,高于1∶350为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当AFP的中位数倍数(MOM)≥2.5时,判断为NTDs高风险孕妇。对筛查出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进一步检查,在孕妇知情情况下,选择适宜手段(超声诊断或羊膜腔穿刺)进行产前诊断,最后予以确诊。若诊断确定为异常,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引产手术。

  结果

  1.筛查结果: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4.3 %(114/2 672),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0.8 %(22/2 672),总筛查阳性率为5.1 %(135/2 672)(其中1例18三体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筛查均为高风险)。NTDs高风险筛查阳性率为1.2 %(33/2 672)。

  2.诊断结果:135例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中有55例到上级医院进行羊水检查,占高危孕妇群的40.7%(55/135)。结果确诊唐氏综合征4例(其中1例合并18三体综合征),3例引产,1例足月生产胎儿死亡,均证实诊断结果正确。33例NTD高风险孕妇中2例确诊,其中1例B超证实为脐膨出,实行人工引产;1例经三级医院羊水穿刺证实为脊柱及唇腭裂实行人工引产。1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经B超证实为无脑畸形,实行人工引产。

  3.临床追踪结果:在本院进行异常妊娠高风险筛查的2 672例患者,经临床追踪共有9例胎儿为缺陷儿。7例为血清标志物筛查高风险孕妇,其中羊水检查确诊唐氏综合征4例、B超确诊NTDs 2例、1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经B超证实为胎儿无脑畸形。2例异常妊娠筛查阴性孕妇,经B超确诊胎儿为无脑畸形。其余孕妇均分娩正常儿;血清标志物筛查阳性但羊水穿刺检查阴性者均为正常儿;未行羊水穿刺检查的高风险孕妇80例中B超确诊3例缺陷儿,其余77例孕妇均分娩正常儿。

  追踪结果显示,本院筛查出的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无假阴性,筛查真阳性率100 %(5/5),假阳性率4.9 %(130/2 667);2例无脑畸形,筛查结果为阴性,应属NTD高风险假阴性,NTD高风险假阴性率50.0 %(2/4)。

  讨论

  本文结果中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筛查无假阴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筛查结果提示其假阳性为4.9 %(130/2667),其原因可能是来自被测母体因素的干扰,通过B超测量胎儿骨骼与血清标志物筛查联合使用[1],有助于鉴别假阳性,从而提高筛查的真阳性率。NTDs高风险假阴性为50.0 %(2/4),提示B超才是此类缺陷儿的最佳筛查方法,NTDs应由B超筛查确诊。另外,影响血清标记筛查的因素较多,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必须考虑并排除可能产生影响的共他因素。

参考文献


 1Vinzileos AM, Egan JC,et al.Adjusting the risk for trisomy 21 by a simple ultrasound method using fetal longbone biometry[J].Obstet Gyecoi,1996,87(6):95395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