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春荣 龚林 沈辉宁 韦少云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方法 以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深圳市22家医院确诊的宫外孕患者1 215例为异位妊娠组,选取正常妊娠早期人工流产 238例为对照组,2组对象在生殖道感染史、人工流产史、避孕史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的155例患者和238早期终止妊娠者进行宫颈分泌物和微生物检测。 结果异位妊娠组中曾患盆腔炎和输卵管炎的占35.63 %(433/1 215);有人工流产史占57.20 %(695/1 21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1);异位妊娠组中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检出率,衣原体为6.45 %(8/124)、解脲支原体为29.13 %(37/127)、人型支原体为26.44 %(32/121)、淋球菌为12.30 %(15/122)、加特纳菌为37.50 %(45/12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异位妊娠与人工流产手术、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慢性盆腔炎和输卵管炎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异位妊娠;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 1 215 women with ectopic pregnancy from 22 hospitals in Shenzhen City were used as the case group, and 238 women who had normal pregnancy but terminated early wer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vagina infection, induced abortion, and contraceptive use, etc. Cervix secretion examination an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for 155 women who adopted the expectant treatment in the case group and for all women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More women had pelvic inflammation and fallopian tube inflammation (35.63 %) and induced abortion (57.26 %) in the case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hlamydia trachomatis (CT), was detected in 6.45 %,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in 29.13 %, mycoplasma hominis (MH) in 26.44 %, NG in 12.30 %, and gardnrella vaginallis (GV) in 37.50 % of the 155 patients who had expectant treatment. All of these figu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Ectopic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induced abortion, vagina infection,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and fallopian tube inflammation.
【Key words】 Ectopic pregnancy;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Induced abortion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美国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222上升至现今1∶51,国内资料报导由1∶(167~322)上升至1∶(56~93)[1]。为了解深圳市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探索异位妊娠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对全市22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2005年10月~2006年9月在深圳市22家医院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 215例为异位妊娠组,另外随机选取正常妊娠早期人工流产238例为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中常住及暂住人口共占41.56 %(505/1 215),流动人口占58.44 %(710/1 21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0.16 %(974/1 21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9.84 %(241/1 215);已婚的占77.62 %(944/1 215),未婚22.39 %(272/1 215);工人28.2 %(342/1 215),职员15.80 %(192/1 215),个体户2.96 %(36/1 215),服务业11.60 %(141/1 215),学生0.18 %(22/1 215),无业41.32 %(502/1 215)。
二、方法
1.调查方法:对2组对象的生殖道感染史、人工流产史、生育史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放置情况。
2.生殖道感染生物检测方法:对异位妊娠组中采用保守治疗的155名病例和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及对淋球菌、加特纳杆菌进行培养检测比较。淋球菌和支原体采用一般细菌培养法,分别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和深圳惠安公司提供培养基,检验设备型号为Bact/ALERT3D。衣原体采用免疫分析法由英国立明公司提供加特纳杆菌采用唾液酸酶法,均采用原厂提供的标准品和质控品,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
3.质量控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做到设计调查表时选取恰当的调查指标,调查项目定义明确;严格地进行资料清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输入、核对后转为SAS数据集,运用SAS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异位妊娠发生比例
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为1∶16(1 215/19 764)。
二、年龄分布情况
82.39 %(1 001/1 215)的异位妊娠发生于20~35岁之间;异位妊娠组年龄&<20岁,30岁~者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2组年龄分布
三、生殖道感染及疾病
异位妊娠组生殖道感染率、既往患有盆腔炎、输卵管炎、有输卵管手术史和进行辅助生育技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见表2。表2 2组生殖道感染及疾病
四、生育史
异位妊娠组人工流产史,特别是3次以上流产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上节育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五、生殖道感染的微生物检出率
异位妊娠组中各种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组节育史比较 表4 生殖道感染微生物的检出情况
讨 论
深圳市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为1∶16;与人工流产之比为1∶31,总比1∶47;高于国内上述报导1∶(56~93)[1]。
本文结果显示,82.39 %的妇女异位妊娠发生于20~35岁,与夏震等[2]报道的基本相符。由于这个年龄段正好是性活跃期,也是生殖道感染的高发期,生殖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圳市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高于国内报导,可能与流动人口构成比较高(异位妊娠构成占58.44 %),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构成占80.16 %,无业人员构成占41.32 %有关)。这部分人群因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文化程度低、卫生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发生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多,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政府应资助贫困人员进行免费妇科病普查普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本次调查发现,异位妊娠患者中,既往患有盆腔炎、输卵管炎的占35.63 %,有输卵管手术史的7.41 %、接受过辅助生育技术的占3.21 %。近年来由于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手术创伤,引发炎症有关。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结合的场所,也是运送孕卵的通道,若由于输卵管盆腔的炎症或输卵管部位的手术,导致输卵管周围炎症,形成粘连或纤维带,都可使输卵管机械性扭曲或压迫官腔,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从而阻碍受精卵的运行,使孕卵在输卵管管壁着床,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据报道40 %~50 %的宫外孕是由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受损引起,异位妊娠的病因主要为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等。
目前,生殖道感染(reprodutive tract infections,RTIs)是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生殖健康问题。深圳市是性传播疾病(sexual transmited diseases,STDs)的高发区域,历年的妇幼监测资料反映,深圳市女性生殖道感染和异位妊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对120余例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检测的结果证实了这一情况,沙眼衣原体可侵袭泌尿生殖道的移行上皮及柱状上皮,子宫颈感染后可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并扩展至输卵管,是造成输卵管瘢痕及以后继发异位妊娠、不孕的重要原因[3]。
本次研究异位妊娠组中,有工人流产史占57.20 %,其中1~2次人流史占44.03 %,其中3次以上人工流产史占13.20 %,提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人工流产损伤生殖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复宫腔操作再加上手术后恢复期间不注意卫生、不注意休息增加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宫内节育器是否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还存在争议,宫内节育器有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及非特异性输卵管粘膜炎症,使输卵管功能异常。本文调查的1 215例异位妊娠中带宫内节妊娠占14.98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异位妊娠的发生与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盆腔炎、输卵管病理改变有明显的关系。因此,应积极提倡妇女忠实一个性伴侣、减少未婚先孕、减少人工流产,普及生育健康的知识,宣传生殖道感染和人工流产的危害性。积极预防妇女生殖道感染,加强防病治病意识、提供孕前检查及生育健康服务。及时、彻底地治疗盆腔炎和阴道炎等慢性妇科疾病,可以有效的预防异常妊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国屏,李晓红,杜风霞.异位妊娠相关发病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 4(7):901.
2夏震 ,马利国 ,胡芷洋,等.异位妊娠相关因素与早期诊断[J].中国妇幼保健,2005 6(12):1415.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