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500ml,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约占产后出血量的80%以上)。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降低围产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产后出血 诊断 治疗
一、诊断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约占24小时内总出血量的50%,因此,尽早诊断产后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1.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表现为胎儿胎盘娩出后出血活跃,量多,色暗红,混有血块,下腹看不到隆起的子宫,触诊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收缩变硬,有血甚至大血块自阴道排出,停止按摩子宫又松弛变软,用宫缩剂后出血减少或停止。
2.胎盘因素 胎盘娩出前的出血首先应想到胎盘滞留性出血。
(1)胎盘剥离而滞留 胎盘剥离后,要继续靠子宫肌肉的收缩,迫使胎盘下降到子宫下段,稍加腹压就迅速排出。如果胎儿娩出后,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子宫下段,阻碍胎盘下降,影响宫缩,加之产妇腹肌过度松弛,腹压不足,导致胎盘剥离滞留。
(2)胎盘嵌顿较少出现 由于某种原因子宫局部出现缩复环,常出现在宫体与下段这间,使已经剥离的胎盘或部分剥离的胎盘卡在其上部。临床检查可发现颈口已缩小,胎盘娩出困难。
(3)胎盘部分粘连 粘连的部分胎盘妨碍子宫正常收缩,未粘连部分的胎盘血窦开放,常可发生严重出血。检查胎盘胎膜时可发现残缺,或有副叶胎盘残留。多次人流、多次分娩的产妇,出现胎盘滞留,产后出血时,应想到胎盘粘连的可能。
(4)胎盘粘连、植入 当胎盘滞留出血,手取胎盘剥离困难,或根本找不到胎盘与子宫壁的间隙,胎盘与子宫壁紧密粘连,应想到有胎盘植入可能。胎盘仅浅肌层植入称为胎盘粘连;若植入于深肌层中,或穿透至浆膜层,称为胎盘植入,此种情况较少见。整个胎盘植入并不引起出血,部分胎盘植入可引起大出血。
3.产道损伤 胎盘胎膜完整娩出后,阴道持续活跃出血,色鲜红,可凝固,子宫收缩好,首先应想到软产道损伤的可能。仔细检查会阴、阴道和宫颈,能在裂伤处能看到活跃出血则可明确诊断。如果发生阴道血肿,检查可发现阴唇膨大血肿,皮肤粘膜表面发亮且呈紫色或发现阴道壁向阴道膨出,阴道变窄,手触阴道壁膨出处,产妇即感剧痛,肛查可触及张力大的包块,肛周皮肤有淤斑,应想到产道血肿的可能。产钳,吸引器助产是发生产道损伤的主要原因。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妊娠并发症,重症肝炎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也可以造成产后出血。这些疾病在产前即已存在,故如果发生产后出血不凝,用上述各种因素都不能解释,应想到是否存在DIC。应立即做血常规,动态观察血小板变化。然后再行特殊检查,如试管法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3P试验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判断。其他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亦均可发生凝血功能异常。
二、治疗
若产后仅有少量或中量出血,持续不止,检查发现子宫收缩欠佳,需除外胎盘残留、子宫破裂、外翻及子宫下段撕裂等情况后,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予以下述方法治疗:
1.止血处理
(1)药物治疗 宫缩乏力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第三产程后可常规应用催产素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失血。如果给予催产素后仍有宫缩不佳,应注意膀胱是否过度充盈,若膀胱过涨,可导尿后行子宫按摩。若仍出血不止,可予以麦角新碱0.2mg注射治疗。由于此药物可造成暂时性血压迅速升高,故高血压及青光眼产妇禁用。15-甲基前列腺互F2a0.25mg,深部肌肉或子宫肌层内注射,每15分钟一次,此药物的副作用较小,但可引起肺血管分流,造成短暂血氧饱和度下降。因此,应用过程中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吸氧治疗,心、肺血管病患者慎用。
(2)其他止血方法 经药物治疗后,出血无明显减少,就应再次仔细检查,以除外有无外阴、阴道及宫颈撕裂。如出血来自宫腔,应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娩出完整,是否有宫腔内胎盘、胎膜残留,子宫穿孔、破裂或外翻,还应检查是否有膀胱尿潴留影响子宫复旧。如怀疑胎盘、胎膜残留,应及时行清宫术。
子宫按摩亦是刺激宫缩的另外一种有效方法。排空膀胱后,接生医师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向前上方顶住子宫,另一手经腹有节奏地按摩子宫,直至其变硬。
压迫腹主动脉也是一种控制产后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可经腹以手将腹主动脉压迫至骶岬之上。如果剖宫术中出血,可直接压迫腹计较脉止血,但时间不应过长。通过触认是否存在股协脉搏动,可评价压迫是否有效。必要时可手术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止血。
(3)宫腔填塞法止血 这是一种古老的止血方法,但对于控制早期或晚期产后出血有时非常安全有效。具体方法是填塞前留置气囊导尿管,自宫底开始顺序填塞宫腔纱布,填塞纱时要压紧,不留空隙,保留12~24小时,同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持续予催产素治疗至取出宫腔填塞后12~24小时。此方法亦可应用于剖宫产前置胎盘引起的出血。
(4)处理由软产道损伤引起产后出血 应认真检查出血部位,单独结扎血管后缝合修补,并注意按解剖层次对合伤口。宫颈侧壁裂伤缝合时应在裂口顶角上0.5cm处缝合第一针;处理产道血肿时,应切开排除血块,结扎出血点,闭合死腔后重新缝合伤口;子宫下段裂伤及阔韧带深部大血肿应立即剖腹止血。
2.扩容治疗 在处理产后出血时应注意扩容治疗,保持血容量,维持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和氧合作用。同时保留导尿管,准确监测尿量。在未用利尿剂时,尿液&>30ml/h说明肾血流灌注良好。
为了保持血容量,通常每丢失1ml血液补充3ml的晶体溶液。一般来说,产妇可以耐受不超过1,000ml的产后失血,不会引起血压和尿量改变。因此,对于出现低血容量症状和体征的产妇,可认为其失血已超过1,000ml,一般应补充3,000ml的晶体溶液,必要时输血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王广霞,于建霞.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 第8卷 第02期.
[2] 沈淑云.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31例分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6年 第01期.
[3] 邓新琼.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期刊-核心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 第10期.
[3] 杨婷璇.谈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护理.期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 第07期.
[4] 段瑶.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4期.
[5] 余贵意,周崇恩.软产道损伤致产后出血43例临床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07年04期.
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