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0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两种护理形态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579 日期:2025-07-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通过对置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整体护理服务,对患者在安置胸引瓶的作用、方法、注意事项、护理措施后,进行的护理效果评价及体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优质护理  整体护理 体会
  胸腔闭式引渡术是将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引流到体外,且引流系统与大气压不相通,属外引渡。目的是排出胸膜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膜腔内负压,使肺扩张,同时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缩。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胸外科患者30例,其中气胸8例,胸腔积液、积血、积脓10例,开胸手术12例,年龄18—80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2010年10月份前22例采取整体护理,10月份至12月份8例开展优质护理。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首先因人因病对病人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向病人解释置管引流的目的、必要性、方法、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求及此治疗方法的优点,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2)物品准备:消毒用2%碘酒、75%酒精、棉签;2%利多卡因;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1副;一次性胸腔穿刺包1个;手套,一次性负压引流瓶,留置针敷贴,胶布;中心供氧装置1套及急救药物等。
  2.1.2 介绍手术方法,手术环境,手术操作者,置管部位,术中、术后可能经历的感觉,手术大概经历的时间。
  2.1.3 心理护理 向患者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2.2 术后护理
  2.2.1 将患者置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除,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2.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引流口敷料每2天更换一次,如有脱落、污染或被分泌物浸湿应随时更换。
  2.2.3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检查管道装置的密闭性,胸壁伤口引流和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    2.2.4 维持引流通畅,引流瓶应始终低于床沿,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以免引流液倒流入胸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近胸壁段,防止血块、脓块阻塞。
  2.2.5 妥善固定,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2.2.6 克服疼痛进行有效咳嗽排痰,讲解有效咳嗽排痰的重要性,咳嗽时轻提引流管,防止摆动,必要时用阵痛药作雾化吸入,以利排痰。
  2.2.7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
  2.2.8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后用凡世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作进一部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2.2.9 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小时引流液小于10毫升,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是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2.3 拔管后护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3 体会
  3.1 两种护理形态对置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后的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均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
  3.2 经过整体护理模式的患者主动提出护理服务满意的人数为3人占整体护理总人数的13.64%。优质护理服务中患者主动提出护理服务满意的人数为8人占优质护理总人数的100%。
  3.3 整体护理中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自己的治疗内容了解不多,对责任护士印象不深刻。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患者由于护士做到了专管专护,患者对责任护士的信任度高,对责任护士提供的治疗安全系数高,情感依赖性强,心情舒畅,治疗效果好,满意度高。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