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同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训练。结果 在护理后,100例患者的有效率可达96%。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One hundred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early stage of rehabilitation care, at the same time were given joint passive movement and active exercise, daily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he care, the efficiency was up to 96%.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can maximiz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improve selfcare capac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Stroke; Hemipligia; Rehabliltation; Nursing care
脑卒中系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障所导致脑损害,其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提高,病死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1],因此,加强预防后遗症的护理,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以往对此多是采取对后遗症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忽略早期康复护理,而收效往往较差。现对80例卒中后瘫痪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脑卒中后存活瘫痪患者80例,为200501—05在脑血管科住院病人,有偏瘫、单瘫。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7~71岁,平均57岁;住院19~92d,平均30d。
2 护理方法
2.1 基础护理 卒中后瘫痪患者,肢体活动不便,自理能力丧失,病程长。首先,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规律、生活需要,然后根据需要提供基础护理。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保持室内通风及相应的温度、湿度,每周用紫外线照射病房1~2次。对卧床者定期翻身拍背,受压处皮肤及骨突处进行按摩,以防肺部并发症和压疮的发生。
2.2 饮食调护 卒中后偏瘫患者,因活动减少或不能活动,饮食量减少,消化功能较正常人减弱,易出现便秘,所以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辛辣、咖啡等食品,戒烟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3 心理护理 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肢体功能恢复较慢,语言障碍,情绪不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评估患者说、听、读、写、理解的能力等,以简便而患者满意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并注意患者能够表达的基本语言。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提供交流的机会。对患者说话时,速度要慢,态度和蔼,并面对患者,以便患者听清楚。鼓励患者说出使其不安的想法或感觉,做好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谈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引导患者面对现实。介绍同种疾病的恢复情况,使患者解除顾虑,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包袱,克服困难,逐步向生活自理方向发展。与患者、家属一起制订并实施肢体恢复锻炼计划,鼓励患者自理活动。主动协助患者完成患肢被动运动,提供再学习和适应活动的机会,指导患者选择自理方法。
转贴于2.4 早期康复护理
2.4.1 良肢位的保持: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治疗体位[2]。处于卧床期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包括卧床和肢体摆放,减少患侧肢体受压。为防止患肢进行性关节挛缩或废用性肌肉萎缩,要求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将整上肢放在一个枕头上,肩外展50°,内旋15°,屈40°,肘腕、手指诸关节均伸展。下肢为屈曲位-髋、膝于屈曲位,踝关节于中立位,背屈90。,伸髋、膝,足下放置垫袋,防止髋内、外旋。可用软枕帮助,无论取卧位或侧卧位均应注意。
2.4.2 被动运动:为防止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畸形,促进功能恢复,患病初始就要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和按摩。活动原则是:一个一个关节活动,活动范围以正常人活动度为依据,幅度由小到大,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尽可能到位,2~3次/d,30min/次左右,帮助患肢肘关节屈伸、旋转,肩关节外展、内外旋,肘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踝关节伸展及内外旋等活动。
2.4.3 坐位训练: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改善心功能,预防腰背肌萎缩[3]。坐位训练,一般在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体征不再进展,脑梗死起病后2~3d、脑出血起病12d后进行。先取30~40°位,每2~3d增加10°,每天持续10~20min;达到维持90°,持续30min,训练坐位耐力,轻型患者可免去耐力训练,训练时注意患者反应,测脉搏、血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坐位时,应使髋关节屈曲接近90°,脊柱应伸展,可在背后放置枕头,使躯干保持直立,在患者两侧最好放些保护性物品,以防患者歪倒,如果伸膝感到疼痛,可在膝下加垫,使膝微弯屈,以减轻疼痛。
2.4.4 功能锻炼:主动运动恢复后,护理人员应关心,指导和辅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作些日常生活活动动作和肢体运动,练习下床站立、行走、穿衣、进食、洗漱、梳头、入厕等,锻炼时间应逐渐增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各种体疗和训练,用循序渐进的身心放松法,消除精神压力,缓和精神紧张,引导病人消除依赖心量,加强生活上的功能锻炼,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 讨论
卒中后偏瘫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坚持多方面调护,尽早进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预防或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使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可以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防止心肺功能减退,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笔者对80例偏瘫患者早期进行体位护理,结合被动与主动运动,明显降低了肩痛、肌挛缩、肩关节半脱位、废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肢的肌力。因此,在康复训练中,重视心理护理,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到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质量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4],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家属应多陪伴患者,理解体贴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在饮食上应调整为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每天盐的摄入量;忌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证适量的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参考文献
1] 罗祖明,董佑忠.脑血管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8454.
[2] 张莉平.偏瘫早期康复护理57例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3):335337.
[3] 夏娟芬,何瑞英,沈炯.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2):135136.
[4] 庞思思,陈喜志,罗华,等.早期康复教育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4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