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讨论中医针灸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法 体针疗法、电针体穴疗法、灸法、耳针疗法、电针耳穴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 支气管与肺脏接受来自T2~T4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2~T4节段及其附近的节段内选用穴位。
【关键词】 针灸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m)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咽炎、支气管炎或肺炎。肺炎支原体大小为200nm,是自由生活的微生物,比病毒大,比细菌小。
1 诊断要点
1.1 临床表现
1.1.1 春季多见,起病缓慢,有低热、咽痛、倦怠、乏力、纳差。
1.1.2 随后出现咳嗽,渐加剧呈刺激性,咳黏液痰,偶有血丝。
1.1.3 肺部体征很少,偶闻干湿啰音,无管状呼吸音。
1.2 辅助检查
1.2.1 血液检查:白细胞多数正常。发病两周后冷凝集反应阳性,超过1:32支原体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及补体结合试验可阳性。
1.2.2 X线表现早期可呈细网状阴影,代表间质性肺炎期;两天后即有肺泡小叶性实变,呈小片状阴影;4日后呈更多融合性或散在性片状阴影;在病期第7~10日则小片阴影吸收消散。
2 治疗
2.1 体针疗法
2.1.1 处方:取穴分为六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六组取单侧的少商、商阳。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退热、咽痛消失后去掉第六组穴位。
2.1.2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1.2±0.2寸。斜刺孔最1.2±0.2寸,平刺列缺1.2±0.2寸,直刺太渊0.4±0.1寸,直刺鱼际0.8±0.2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太溪0.8±0.2寸。
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关元1.4±0.4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第四组、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点刺少商、商阳各出血3~5滴。
2.1.3 按语:支气管与肺脏接受来自T2~T4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2~T4节段及其附近的节段内选用穴位。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T2~T4节段及其附近节段内的穴位。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着来自T2~T5(或T3~T6)的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与支配气管、肺脏的交感神经来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节段,这也是针刺第三组穴位治疗本病的重要解剖生理学基础。取用第四组、第五组穴位是为了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免疫机能。点刺第六组穴位可治疗咽痛、退热。
2.2 电针体穴疗法
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六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六组取单侧的少商、商阳。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第六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咽痛消失后去掉第六组穴位。
2.3 灸法
多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2.4 耳针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肾上腺区、耳尖、耳垂。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
2.5 电针耳穴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肾上腺区、耳尖、耳垂。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三阴交、孔最列缺(双侧交替使用)。
2.6 耳穴贴压疗法
多在咽痛消失、退烧后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参 考 文 献
[1]陶义训,等.《针灸疗法国外文献集锦》.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70.
[2]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87.
[3]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82.
关于中医针灸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