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金玉 于伟东 李芳春
【关键词】巨大胎儿 相关因素及预后 临床分析
新生儿出生体重(NBW)≥4000g称为巨大胎儿,NBM≥4500g称为特大胎儿,属高危妊娠。近年来巨大胎儿发生率逐渐增高,巨大胎儿分娩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住院分娩的340例巨大胎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0年3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4560例,其中巨大胎儿340例,占分娩总数7.46%,作为观察组,其中特大胎儿7列,占分娩总数2.06%;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340例NBW<4000g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4-40岁,平均(28.98±2.88)岁;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28.46±2.79)岁。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对比两组孕产妇产次,孕周、身高、腹围、体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并发症、分娩方式、B超检测胎心双顶径(BPD)及股骨长径等因素间差别。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产次 观察组初产妇285例,经产妇55例;对照组初产妇283例、经产妇57例,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经产妇巨大胎儿占经产妇总数的9.8%,(55/560)。
2.2两组妊娠结束时孕周,见表1。
注:妊娠>40周,巨大胎儿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3两组孕妇身高比较 观察组孕妇身高≥165cm者118例,对照组4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4两组孕妇宫高,腹围和胎儿BPD及股骨长径比较。
注:宫高,腹围为平均值,两组各监测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5孕妇本重,以体重增长指数比较。根据足月孕妇体重与身高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2×100,体重指数>0.28为超重或肥胖[1]。观察组132例,占38.8%;对照组35例,点10.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6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观察组有3例合并糖尿病,点0.88%,对照组无此合并症。观察组有56例并发妊高征,点16.5%;对照组有24例,点7.1%。
2.7两组分娩并发症 。
注:新生儿窒息为出生后Apgar评分≤7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8两组孕妇分娩方式.
注:7例特大胎儿均为剖宫产出生,最大本重为5515g。两组正常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3.讨论
3.1巨大胎儿发生率及诊断相关因素,巨大胎儿发生率国内报道为5%,特大胎儿为1.3%[2],本文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巨大胎儿7.46%,特大胎儿2.06%,有关资料也表明,近年来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逐年增加趋势[3]。本文观察组临床分析表明,诊断巨大胎儿主要依据孕妇的体重,产次,身高、孕周、宫高、腹围,胎儿BPD和股骨长径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相关因素。生活条件的改善,孕妇营养过度,热量摄入与消耗失衡,使服胖孕妇和巨大胎儿增多,本文资料表明,有38.8%巨大胎儿的母亲为超重者。胎儿体重随分娩次数增加,经产妇巨大胎儿发生率上升应引起重视,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孕妇身高≥165cm,巨大胎儿发生率较高,孕40周以上,巨大胎儿发生率为53.2%,(181/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119/340)。巨大胎儿中过期妊娠者点14.7%(50/340),与对照组6.5%(22/34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胎儿发生率增高。
3.2巨大胎儿对母儿的影响。①孕妇妊高征发生率(1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②因胎儿过大,分娩期并发症明显增多,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高达10.3%,15.3%。③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巨大胎儿使阴道助产及手术产率增加,本观察组剖宫产率高达68.2%,与对照组(29.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3.3胎儿体重预测 产前预测胎儿体重,筛选巨大胎儿特别是特大胎儿对指导产程处理,及选择娩方式至关重要。巨大胎儿孕妇宫高,腹围测量和B超检测胎儿BPD及股骨长径,观察组结果高于对照组,但根据其中单一因素判断巨大胎儿多不可靠,本文观察组中有72例因产前未明确诊断而试产,其中59例因各种原因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除考虑体重指数等相关因素外,可采用以下两种预测方法:①尚丽新等报道,选择32项指标:(子宫高度+腹围)≥140cm,B超下BPD≥9.5cm股骨长径≥7.5cm,具备其中两项指标以上可拟诊巨大胎儿[4]。②杜丽敏报道NBW计算公式:宫高×腹围+200g,对特大胎儿预测准确率可达60%以上[5]。
本文分析提示,必须加强孕期保健,引导孕妇合理饮食,科学营养,适量运动。尽早发现,控制治疗糖尿病,妊高征等合并症和并发症,防治过期妊娠。适时终止妊娠。减少巨大胎儿发生率,重视诊断巨大胎儿相关因素,提高巨大胎儿诊断准确率,对巨大胎儿产科处理应综合分析,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对特大胎儿首选剖宫产。尽量减少因巨大胎儿引起的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参 考 文 献
[1] 凌萝达,头位难产和头位分娩评分法。中华妇产科杂志,1978,3(2);104
[2] 王若楷,李法升,刘长青主编,现代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6
[3] 沈世琴,高树生,新生儿体重与优生——附13140例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5,3(3):32
[4] 尚丽新,巴来春,王少为,等,对巨大胎儿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改善围产儿预后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4):240
[5] .杜丽敏。特大胎儿191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
巨大胎儿有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