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804 日期:2025-05-22 来源:论文网
作者:曹军涛 王欣芝 杨润桃

【摘要】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全麻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比较 方法 选择50例脑血管介入栓塞手术,年龄在40—58岁,ASA分级在Ⅱ-Ⅳ,随机分为喉罩组(A)和气管插管组(B),每组25例,记录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插管后1-3分钟,股动脉插管时,动脉瘤栓塞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3分钟,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以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的早晚和拔管时,患者是否有呛咳、躁动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咽痛等。结果 ①在插管和拔管时B组MAP、HR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②B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高于A组③拔管期B组体动及呛咳的发生分别为5例和2例,明显高于A组;B组术后咽痛和恶心呕吐发生6例和3例,高于A组。④两组患者均无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结论 喉罩刺激小,通气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定向力恢复好,较气管插管更适用于颅内动脉栓塞术。
【关键词】喉罩 全身麻醉 脑血管瘤 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栓塞术要求麻醉诱导迅速平稳、术中维持镇痛、镇静充分、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呛咳、不影响颅内压和脑代谢率。手术结束后清醒迅速而无躁动和药物残余作用。喉罩是一种新型无创通气工具,具有刺激性小、通气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喉罩通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SAS级择期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0-58岁。患者术前无意识障碍、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及肝肾功能异常。排除咽喉痛、过度肥胖、有增加反流误吸及通气困难等危险因素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无统计学差异。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8h,术前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开通外周静脉。A、B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4~0.08mg/kg,芬太尼1~3ug/kg,丙泊酚1~2mg/kg,充分供氧待下颌松弛后置入标准型喉罩(&<50kg选用3#喉罩,&>50kg选用4#喉罩),确信位置无误后,给气囊适度充气20~30ml,接呼吸机手控呼吸,放置牙垫固定,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术中维持均采用静脉泵入丙泊酚+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按时追加芬太尼,所有操作及术中管理均有同一位有相当经验的麻醉医师进行。
  1.3 观测指标
  术前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血压,常规化验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术中用DRAGE监护仪常规检测血压、血氧、心电图及呼末CO2,分别按插管前、插管即时、插管后1分钟、插管后3分钟记录各项参数。
  1.4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喉罩置入组相比,气管插管组插管时即刻拔管时MAP和HR均明显升高和加快,有部分患者需要用短效降压药或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和心率。术后随访,喉罩组有四例轻微咽喉不适,插管组 有两例咽痛。术后拔管喉罩组(平均5-8分钟)明显快于气管插管组(10-13分钟),且拔管后躁动数量较少,喉罩组3例,气管插管组7例。
  3 讨论
  脑血管介入手术需要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下进行,要求患者密切合作,做到完全制动,以防止病人躁动使造影图像模糊而影响导管定位和路图示踪;术中微导管的置入、定位、注入造影剂及栓塞材料等都可引起病人的不适、烦躁,甚至引起脑动脉痉挛、全脑缺血或血管破裂导致死亡等。因此,必须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作为传统的气道管理,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成了我们的第一选择。但近年来,由于DSA技术的飞速发展,像颅内动脉瘤这类手术,经常在介入下进行,这样,头部就暴露在麻醉医生的视野中,气道的管理相对变得简单了。
  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型喉罩置管通气是一种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其发展迅速,其操作方便、迅速,无喉镜插入、导管过声门等机械刺激,并发症少,与气管插管比较,初学人员放置喉罩的难度小,成功率高。喉罩的位置即使不很理想,也多能维持气道通畅。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耐受喉罩比气管导管所需的麻醉药量也减少。麻醉恢复期咳嗽减少,氧饱和度提高,成人手术后咽痛发生率也降低。喉罩相对于气管插管全麻用药量少,易清醒等优点,因此保留自主通气的喉罩全麻在脑血管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但任何一种麻醉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同样喉罩麻醉也有弊端。因此我们应用喉罩是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人、掌握正确的插入方法、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及正确判断喉罩的位置。术中一旦出现意外,需要紧急开颅手术,还是需要紧急换气管内插管进行手术。
参 考 文 献
[1]肖为民,陈利民,张艳辉,丙泊酚CL与BIS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麻醉的进展.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4);220-222.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2003.9.
[3]曹军涛,男,主治医师,河南东方医院麻醉科.喉罩通气的临床应[J],实用麻醉学杂志.1991,4(4):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