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例脾切除术后窦性心动过速的观察与处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283 日期:2025-05-17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患者,男性,29岁,3天前因车祸外伤致脾脏破裂,遂在我院行脾切除术,术后一直诉腹痛,病情不稳定,但无明显发热,无胸闷气急,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头痛、呕吐。既往体健,无重大内科疾患。入院查体:T37.5℃血压120/80mmHg脉搏180次/分,神志清,精神软,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左侧腹部可见术后瘢痕,无渗血渗液,有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当时请心内科医师会诊,考虑患者既往病史、自觉症状、及血压、尿量、四肢及皮肤温度尚可,故建议外科医师继续观察心率变化,处理原发病,目前暂不必用药抑制窦性心动过速。当天晚上外科医师在剖腹探查术中发现患者左侧部分结肠坏死,外科处理顺利,送回病房,心率曾一度到210次/分,再请心内科医师会诊,患者仍无气急、胸闷、心悸等表现,且体温正常,考虑与术后炎症反应、疼痛等应激因素有关,予加强补液,观察尿量,同时建议加强感染,适当镇静。第二天,患者心率150次/分,仍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下降,提示外科手术干预成功。
  讨论:窦性心动过速即便是心室率极快的类型,绝大部分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如果窦性心动过速本身不影响病程经过,不必积极处理,过于积极处理可能有以下不良后果:(1)影响对疾病进展的观察。(2)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的负性肌力作用、血管活性作用等。(3)休克患者出现的窦性心动过速,一旦发现心率短时间内直线下降(注意不是直线下降),往往提示将发生心搏骤停,而大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将影响这种心率的预警现象。(4)可能导致机体失代偿反应,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该病人一直有窦性心动过速且一度高达210次/分,内科医师强调观察,主要基于患者年轻,体质好,排除了其他内科情况,且没有心动过速引起的相关症状和不良后果,提示这样快速的心率对他而言仍是代偿性的,是心率对机体疾病的反应,无需过多干预,但是临床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有些患者可能难以适应这样快速的窦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此时应采取必要的药物干预,如主动脉夹层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就需要控制。
  综上所述,针对窦性心动过速,寻找病因永远是关键。最佳治疗仍是治疗病因而非窦性心动过速本身;另一方面,如果窦性心动过速本身影响并加重病情,则需要适当处理。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