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重型颅损伤 ; 围手术期 ;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严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其损伤的程度和类型多种多样,常常合并多部位损伤,如未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我院于2008年11月救治了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其度过了两次开颅手术危险期,术后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四只活动正常,病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于2008年11月15日因“车祸至头部外伤后昏迷1小时”,收入我院外科治疗。入院时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映迟钝,左外耳道有活动性出血,头部CT报告“左侧颞、顶部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出血、颅底骨折”。入院后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六天患者再次出现烦躁,之后陷入浅昏迷状态,复查头部CT报告,“双额叶迟发性脑挫伤伴血肿、左枕部硬膜外血肿”,立即行“左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继续给予防止脑水肿、止血、抗炎、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患者神志逐渐好转,双侧瞳孔恢复正常,直径约为3mm,于第二次术后第8天拔除气管插管,呼吸平稳。患者术后第10天能简单发音,予以拔除胃管,指导进流质饮食,当天上午11时,因脑膨出在局麻下行腰椎穿刺术置硬膜外导管持续引流,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无不适。48小时候拔管,引流液为淡红色脑脊液,量少。术后第15天患者神志清楚,头部手术切口拆线干燥,皮瓣张力低,能简单应答,但反应迟钝,可自行坐起及站立,第19天四肢肌力正常,可自行下床行走,于第38日出院。
2护理
2.1 术前及术后的病情观察: 术前妥善安置病人平卧,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保暖、补充血容量,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时做好护理记录。术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密切观察病情。
2.1.1 意识:采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3],评定患者睁眼、语言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记录时作动态分析,判断意识状态是否好转或恶化。
2.1.2 神经系统病症:瞳孔变化对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首先观察两侧脸裂大小是否相等,有无上脸下垂。注意对比两侧瞳孔的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应。观察患者锥体束征:了解肢体的肌力、肌张力、结合有无感觉障碍及病理反射进行综合分析。
2.1.3 生命体征:术后检测BP、P每Q1h,稳定以后改为Q4h,恢复期2次/日。注意体温变化,患者两次术后均有低热,T在36.6℃~38℃之间,三日后回复正常,注意呼吸节律、深浅、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暂停等。定时作观察记录,保持高度警惕。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昏迷期间予以吸氧,保持吸氧通畅,每日定时更换氧管。做好气管切开护理,除进行每日常规清洗、消毒外,还需注意:①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及时吸痰,防止分泌物或痰栓堵塞管口;②定时抽痰,适当诱发呛咳,使下呼吸道分泌物能及时排出。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痰多时可翻身叩背,并予以吸痰药物沐舒坦15mg静脉推入,每日2次或行雾化吸入。
2.3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遵医嘱按时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甘油果糖交替快速静脉滴入,以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达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供血供氧,防止并阻断脑水肿恶意循环的形成。
2.4 躁动的护理: 躁动不安是颅脑损伤急性期的常见表现,但应注意观察,提高警惕。患者第一次术后第7天出现躁动后转入浅昏迷状态,呼之不应,提示有病情恶化,立即通知医生,复查CT报告有迟发性颅内血肿。病因明确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并注意用药后反应。躁动期加床档以防坠床,必要时派专人守护。护士注射须有人相助以防断针,勤剪指甲以防抓伤。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床单平整、干燥,以防皮肤损伤。
2.5 昏迷护理
2.5.1 体位:提高床头20。将患者置于侧俯卧位,防止舌后坠阻赛气道,使口角处于稍低位,便于唾液自然引流。上面一侧的肢体以软枕支托,保持头与脊柱的中轴在同一直线上。
2.5.2 预防并发症:定时翻身,间隔不超过4小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防压疮;观察伤口敷料情况,保持其干燥,有渗血渗液时通知医生处理;留置尿管时给予尿道口护理及呋喃西林膀胱冲洗每日2次,定时放尿以保留膀胱贮尿功能;注意四肢肢体功能锻炼,每日2~3次作四肢被动活动,保持关节功能,直至肌力恢复正常。
2.5.3 营养支持:由于失血及长时间禁食,肌体分解代谢亢进,所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及其重要。开始时所需营养由四肢静脉补充,禁食3天后给予鼻饲,小量试喂牛奶50~100ml,无呕吐等不适后逐步增加。同时观察消化功能变化,注意有无脂肪消化不良情况,以判断饮食配方是否恰当,第二次术后第10日,患者意识恢复,停止鼻饲,予以流质饮食。
2.6 管道的护理: 患者因病情需要,术后留置了头部引流管、胃管、导尿管及腰部置硬膜外引流管。护理措施:①妥善固定各导管,定时积压保持畅通;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状性、量,特别是头部引流液,若出现引流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则提示病情恶化应高度警惕;③定时冲洗胃管,每周更换一次,防止胃管堵塞;④翻身前,先调整好各管道的位置,留出足够的长度再行翻身,以确保各管道无脱落、折叠和受压。
2.7 健康教育: 患者在意识逐渐恢复过程中,出现命名性失语,智力下降。护士针对这一症状加强与其语言交流,循序渐进进行语言训练。为预防和降低抑郁的发生,充分发挥和利用患者家庭、朋友等情感支持,让患者随时感觉到被关怀和鼓励,增强其恢复语言功能的信心。
2.8 出院指导: 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心情愉快,继续加强语言训练,3~6月后复诊行颅骨修补术,不适随诊。
3小结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手术是治疗该症的重要手段。在围手术期,正确观察和发现病情变化,有效预防并发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成功救治本例患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莲芬.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55
[2]陆以佳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5~328
[3]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0
关于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