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病养科的临终关怀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248 日期:2025-05-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探讨在病养科开展临终关怀的方法和效果:对我科室2011年3月~2011年9月实施临终关怀后49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实施临终关怀前后老人的疼痛程度、面对死亡的接受情况、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实施临终关怀后,患者能够更好地面对死亡,其中28例患者在死亡前表现的舒适、安详且有尊严,患者家属均得到了抚慰,与对照阶段比较,各指标差异明显,p <0 . 0 5。结论:对病养老年患者给予临终关怀,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临终关怀;老年患者;临终护理
   老年人群是一个需要引起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我国是老年人口大国,老年人口总数达1.56亿[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临终关怀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终关怀,是指为患者和患者家属给予全面的照顾,包括给予其医疗、护理、精神、心理等多方面,使患者在临终前的生命受到尊重,痛苦减轻,生命质量提高[2],也使患者的家属得到心理的照顾。我科室是一个病养结合的科室,主要是为罹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随着疾病的发展,许多的病养老人在这里走到人生的终点,为让他们在没有痛苦、更有尊严的状态中平静离开人世,同时也抚慰老人家属,我科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3月~2011年9月实施临终关怀后49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男27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76~93岁之间,平均(83.28±4.22)岁。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对照。其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在75~93岁之间,平均(83.21±4.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痛苦程度、面对死亡的反应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
   1.3 临终关怀
   1.3.1 科室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室内安静,且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室内布局以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为需求,并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室内给予简单的布置。
   1.3.2 为老年人给予生活的照顾,维护其尊严。护士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帮助患者洗头、擦身,给予口腔护理。饮食方面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老人的嗜好,协助患者进食。给予肌肉按摩,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和干燥,以防止压疮的发生。总的目标是使患者清洁舒适。
   1.3.3 采用各种方法降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其生存质量。因大部分老人均是各类慢性疾病后期或癌症晚期,治疗上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不再采取各种使老人痛苦的放化疗等治疗方法,主要是姑息支持治疗,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在止痛治疗上按需给药,不再强调三步止痛,同时结合各种非药物方法,如放松训练、按摩、冷敷等等,最大限度地消除病人的疼痛感,减轻病人痛苦。

  1.3.4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使用语言交流、非语言抚触等方法,让患者和患者家属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其本身并不可怕,对于有宗教信仰的老人,根据其信仰类别,满足其信仰需求,使患者能够在临终前平静、安详地接受死亡。
   1.3.5 此外,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和抚慰也是临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满足患者家属的合理需求,让家属能够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并提供其保存精力、自我疏导的方法。当患者的死亡真正来临时,护士用高度的同情心,去安慰患者家属,帮助其宣泄内心的恐惧,指导家属正确地面对哀伤。因病养群体的特殊性,家属不能长期守护在身边,当病情突然加重危及生命时,有的家属一时无法赶到,我们一方面立即联系家属,同时尽最大努力维持老人的生命体征,让家属能见上最后一面,对于确实无法赶到的家属,完善保存老人的遗物,在避免法律纠纷的前提下善意表达老人遗愿,给家属以心理抚慰。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临终关怀后,减轻了患者痛苦,其中28例患者在死亡前表现得舒适、安详且有尊严,患者家属均得到了抚慰,与对照阶段比较,各指标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当人进入老年后,其生理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其出现各种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不祥的,其多会造成内心的恐惧等。老年人讳疾忌医,在临终前有严重的恐惧和绝望,会抱着强烈的遗憾离开人世[4、5]。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和患者家属,给予姑息性的和支持性的医疗和护理,其以生活为焦点,强调帮助患者了解死亡、接纳死亡,给予精神心理支持,使其能够坦然地面对即将来临的各种问题。我科室在工作中,不但有护士对患者给予临终的照顾,还有青年志愿者定期来我科室陪伴老年人,使其感受到关怀、照顾和尊重,并能够在生命最终阶段,有丰富的生活。
   经过我院的临终关怀,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死亡,在谈论死亡时,面部表情较为自然平和,而患者家属经过我院的心理支持,也得到了更好的抚慰。说明对老年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是临终护理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敏惠,孟海波,李卓义等.临终关怀在老年临终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7):248-249.
[2] 王雪梅.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2):167-168.
[3] 刘薇.临终关怀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3):133-134.
[4] 谭华凤,钟慧萍.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742-743.
[5] 罗艳彬,罗伏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和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2):233,244.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